贈胡大夫

· 徐積
好讀奇書好運籌,橫刀常賦玉關秋。 銅符正選千兵守,金印猶虛萬戶侯。 艗趁潮來家易到,龍投池上劍難求。 應須讀盡平蠻策,二廣封疆近吉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奇書:指不尋常、有獨特價值的書籍。
  • 運籌:指籌劃、制定策略等。
  • 玉關秋:玉門關的秋天,常用來營造一種邊關的蕭瑟、豪邁氛圍。玉關,即玉門關。
  • 銅符:古代朝廷用作傳達命令、調兵遣將的銅製符信。
  • 千兵守:帶領衆多士兵防守。
  • **金印:黃金鑄造的印章,象徵高官顯爵。
  • 萬戶侯:食邑萬戶的侯爵,泛指高官厚祿 。
  • ****艗(yì):船。
  • 趁潮來:趁着潮水漲起而來。
  • 龍投池上劍難求:有一種說法是劍化爲龍投入池中後難以尋找,在此寓意某件重要的事物難以得到或重現。
  • 平蠻策:平定少數民族叛亂或維護邊疆穩定的策略、方案。
  • 二廣:指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是宋代的兩個地區。
  • 封疆:疆域、邊界。
  • 吉州:宋代時的一個州名,在今江西吉安一帶 。

翻譯

您喜愛閱讀奇書還擅長精心籌劃謀略,手持戰刀時常賦詩描繪玉門關的秋景。如今通過銅符被選拔來統領千名士兵守衛,可那能拜萬戶侯的金印職位卻還空缺。船隻趁着潮水而來,歸家比較容易,可如同龍投入池中,那把寶劍卻難以尋覓。您應該把平定蠻亂的策略全部研讀透徹,要知道二廣地區的邊疆離吉州並不遙遠啊。

賞析

這首詩是對胡大夫的贈詩。開頭兩句塑造了胡大夫勤奮好學、富有軍事謀略又豪邁灑脫的形象,「好讀奇書」體現其學識修養,「橫刀常賦玉關秋」描繪出他在邊關的颯爽英姿與豪邁情懷。中間兩聯,用「銅符」「金印」等意象,既寫出了胡大夫被委以重任,統領士兵,又暗示其尚未獲得更高的功名,爲其不得志而感慨。「艗趁潮來家易到,龍投池上劍難求」用巧妙的比喻,「艗趁潮來」或許暗示歸鄉相對容易,「龍投池上劍難求」則表達對某種重要事物(或機會)難以追尋的感慨。尾聯「應須讀盡平蠻策,二廣封疆近吉州」,點明胡大夫肩負的責任,鼓勵他要用盡心思研讀平蠻策略,因爲二廣地區的邊疆局勢與吉州的安危息息相關,體現出對國家邊境穩定的憂慮以及對胡大夫的殷切期望。整首詩情感真摯,從多個角度刻畫了胡大夫的形象,並寄寓了豐富的情感與期望 。

徐積

徐積

宋楚州山陽人,字仲車。性至孝。初從胡瑗學。英宗治平四年進士。中年耳聾,屏處窮里,而知四方事。自少及老,日作一詩。鄉人有爭訟,多就取決。哲宗元祐初薦仕楚州教授,訓諸生以君子之道,聞者斂衽敬聽。轉和州防禦推官,改宣德郎,監中嶽廟。徽宗政和六年賜諡節孝處士。有《節孝語錄》、《節孝集》。 ► 752篇诗文

徐積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