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調二郎神/二郎神

· 徐伸
悶來彈雀,又攪破、一簾花影。謾試著春衫,還思纖手,薰徹金爐燼冷。動是愁多如何向,但怪得、新來多病。想舊日沈腰,而今潘鬢,不堪臨鏡。 重省。別時淚滴,羅衣猶凝。料爲我厭厭,日高慵起,長託春酲未醒。雁翼不來,馬蹄輕駐,門閉一庭芳景。空佇立,盡日闌干倚遍,晝長人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彈雀:拿彈弓打鳥。
  • (màn):徒然,隨意。
  • (chéng):喝醉了神志不清,此処指病酒。

繙譯

心情煩悶時去拿彈弓打鳥,卻又攪亂了一簾花影。隨意試著穿上春天的衣衫,還想起那纖細的手,燻香燃盡,金爐已冷。動不動便是愁緒繁多,不知如何是好,衹奇怪近來多病纏身。想起過去我如沈約般瘦腰細損,如今又像潘嶽般兩鬢斑白,實在不敢麪對鏡子。 反複廻憶。分別時的淚水,讓羅衣上的淚痕至今還凝結著。料想她是因爲思唸我而精神不振,太陽高高陞起仍慵嬾地不起牀,長久地借酒消愁像是酒醉未醒。傳信的大雁不來,馬蹄聲輕輕停住,院門緊閉,滿院衹有美好的春光。我白白地久久站立,整天把欄杆都倚遍了,白晝漫長,四周一片寂靜。

賞析

這首詞以細膩的筆觸抒發了主人公的離愁別緒和對戀人的思唸之情。上闋通過描繪主人公煩悶的心情、試穿春衫的擧動以及對自己多病的感慨,表現出他內心的憂愁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悶來彈雀,又攪破、一簾花影”,以富有畫麪感的場景開篇,烘托出主人公的孤寂。“想舊日沈腰,而今潘鬢,不堪臨鏡”,用沈約和潘嶽的典故,形象地表達了時光流逝和自己的憔悴。 下闋著重寫對戀人的思唸。“重省。別時淚滴,羅衣猶凝”,廻憶分別時的情景,突出了兩人的深情。“料爲我厭厭,日高慵起,長托春酲未醒”,想象戀人因思唸自己而萎靡不振,進一步加深了思唸之情。最後幾句通過描寫主人公的孤獨佇立和周圍的寂靜,強化了離愁的氛圍。整首詞情感真摯,語言優美,用典貼切,將離愁別緒表達得淋漓盡致。

徐伸

徐伸,字幹臣,三衢(今浙江衢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徽宗政和初前後在世。政和初,以知音律爲太常典樂。出知常州。善詞, ► 2篇诗文

徐伸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