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成文: 形成紋理,這裏指水面因風吹形成漣漪紋路。
- 鳴條: 使樹枝擺動發聲。這裏「不鳴條」意思是風很輕柔,吹在樹枝上沒有讓樹枝發出聲響 。
- 龍舟:帝王所乘的船。
- 御橋:供帝王通行的橋。
翻譯
碧綠的江水泛起漣漪,如織就的文錦,柳絲隨風輕輕搖曳。輕柔的東風剛剛吹來,連樹枝都沒有被吹得沙沙作響。帝王的龍舟即將駛過,可這千萬縷輕柔的柳絲卻似乎特別留戀,紛紛輕拂着那專供帝王通行的橋欄。
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一幅充滿春日風情的畫面。開篇「綠水成文柳帶搖」,簡潔而生動地畫出了春景的兩個典型元素,江水的動態與柳絲的搖曳,動靜結合,給人以清新之感。「東風初到不鳴條」進一步凸顯東風的輕柔,強化了整個畫面寧靜祥和的氛圍。後兩句「龍舟欲過偏留戀,萬縷輕絲拂御橋」,詩人將柳絲擬人化,它們彷彿對龍舟充滿眷戀,在御橋邊輕拂,增添了畫面的情趣與儀態。此詩看似單純寫景,然字裏行間卻隱約透露出皇家出遊的氣派和隆重,不直接寫人物與活動,而是通過景來襯托,手法極爲高明,不着痕跡地將自然景觀與皇家氛圍巧妙融合,給人以美的享受,也讓人感受到一絲潛藏其中的莊重華貴之氣 。

徐鉉
徐鉉,南唐、北宋初年文學家、書法家。字鼎臣,廣陵(今江蘇揚州)人。歷官五代吳校書郎、南唐知制誥、翰林學士、吏部尚書,後隨李煜歸宋,官至散騎常侍,世稱徐騎省。淳化初因事貶靜難軍行軍司馬。曾受詔與句中正等校定《說文解字》。工於書,好李斯小篆。與弟徐鍇有文名,號稱“二徐”;又與韓熙載齊名,江東謂之“韓徐”。
► 435篇诗文
徐鉉的其他作品
- 《 奉和子龍大監與舍弟贈答之什 》 —— [ 宋 ] 徐鉉
- 《 和明上人除夜見寄 》 —— [ 宋 ] 徐鉉
- 《 和復州李太保酬筆 》 —— [ 宋 ] 徐鉉
- 《 奉和武功學士舍人紀贈文懿大師淨公 》 —— [ 宋 ] 徐鉉
- 《 奉和御製歲日二首其一 》 —— [ 宋 ] 徐鉉
- 《 和蕭郎中小雪日作 》 —— [ 宋 ] 徐鉉
- 《 北苑侍宴雜詠詩 其五 菊 》 —— [ 宋 ] 徐鉉
- 《 送修武鄭主簿糾郡梓潼兼寄王舍人八韻 》 —— [ 宋 ] 徐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