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作

不羞燭影照蒼波,獨向江頭步綠莎。 歷歷風煙行地闊,冥冥雲海得天多。 沙晴百網收漁市,山晚千帆殷棹歌。 約取清秋弄明月,一尊重欲酹東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綠莎:綠色的莎草。
  • 歷歷:清晰可見的樣子。
  • 冥冥:高遠空曠的樣子。
  • :衆多、豐盛。
  • 棹(zhào)歌:划船時唱的歌。

翻譯

不羞於燭影映照在蒼茫的水波上,獨自向着江頭行走在綠色的莎草地上。清晰可見的風煙中行走天地開闊,高遠空曠的雲海中感覺天空極爲廣闊。沙灘晴朗時百張漁網在漁市收起,傍晚的山上衆多帆船伴隨着豐富的棹歌。約定在清秋時賞玩明月,滿滿地斟上一杯酒想要敬獻給蘇東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江上的景色及生活場景。首聯寫詩人在江上燭影搖曳的情境下獨自漫步,展現出一種閒適之態。頷聯通過「歷歷風煙」「冥冥雲海」等詞語,營造出開闊而悠遠的意境,強調天地的廣闊。頸聯寫漁市收網和帆船衆多伴有棹歌的熱鬧景象。尾聯則表達了對清秋明月的期待以及對東坡的敬仰之情。整首詩意境開闊,動靜結合,既有自然景色的描寫,又融入了人文情感,給人以豐富的審美感受。

孫應時

宋紹興餘姚人,字季和,號燭湖居士。孫介子。師事陸九淵。孝宗淳熙二年進士。授黃岩尉,爲常平使者朱熹所重,與定交。丘崇帥蜀,闢入制幕,嘗策言吳曦將叛。徙知常熟,秩滿,郡守以私恨誣其負倉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爲代償,守益怒,坐貶秩。寧宗開禧二年起判邵武軍,未赴而卒。有《燭湖集》。 ► 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