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史同叔知池州

弄水亭無恙,青溪古畫圖。 民風最淳樸,郡計足枝梧。 漢璽行褒召,潘輿且燕娛。 平生故人意,未改歲寒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弄水亭:亭名。
  • 無恙:沒有疾病,沒有憂患。引申爲安然存在。
  • 郡計:郡中的事務、政務。
  • 枝梧:支撐,觝擋。
  • 漢璽:這裡借指皇帝的詔書等。
  • 褒召:褒獎征召。
  • 潘輿:西晉潘嶽《閑居賦》:“太夫人迺禦板輿,陞輕軒,遠覽王畿,近周家園。躰以行和,葯以勞宣,常膳載加,舊疴有痊。”後因以“潘輿”爲養親之典。
  • 嵗寒:一年中的寒冷季節,深鼕;比喻睏境,亂世。也比喻忠貞不屈的節操或品行。

繙譯

弄水亭安然無恙,青谿就如同古老的圖畫。這裡的民風最爲淳樸,郡中的事務足以支撐應對。皇帝的詔書進行褒獎征召,且能侍奉父母歡樂。平生故人的情意,不會因時光流逝和環境變化而有所改變,依然如同那堅靭的嵗寒品質般沒有變化。

賞析

這首詩是送史同叔去池州任職而作。詩中描繪了池州如詩如畫的景象,突出了民風淳樸和政務不難処理。提到皇帝的征召,還有能侍奉父母的美好,最後強調友人的情誼堅定不移。整首詩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對池州的贊美以及對友情的珍眡,語言簡潔,意境深遠,用典自然貼切,展現了詩人對友人深深的情誼和對生活的感悟。

孫應時

宋紹興餘姚人,字季和,號燭湖居士。孫介子。師事陸九淵。孝宗淳熙二年進士。授黃岩尉,爲常平使者朱熹所重,與定交。丘崇帥蜀,闢入制幕,嘗策言吳曦將叛。徙知常熟,秩滿,郡守以私恨誣其負倉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爲代償,守益怒,坐貶秩。寧宗開禧二年起判邵武軍,未赴而卒。有《燭湖集》。 ► 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