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 · 燈詞

斜點銀缸,高擎蓮炬,夜寒不奈微風。重重簾幕掩堂中。香漸遠、長煙嫋穟,光不定、寒影搖紅。偏奇處,當庭月暗,吐焰如虹。 紅裳呈豔麗,□娥一見,無奈狂縱。試煩他纖手,捲上紗籠。開正好、銀花照夜,堆不盡、金粟凝空。叮嚀語,頻將好事,來報主人公。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銀缸(gāng):銀燈。也作「銀釭」,是古代一種燈具。
  • 蓮炬:蓮花形狀的蠟燭,通常製作精美,用於特定場合照明,增添華麗氛圍。
  • 不奈:無奈,受不了。
  • 嫋穟(niǎo suì):裊裊上升的樣子。「穟」同「穗」,這裏形容香菸如穗般細長、柔軟地飄動。
  • 寒影搖紅:光影在寒冷的環境中搖曳。「搖紅」原指燈光晃動,這裏因環境寒冷,所以稱「寒影搖紅」。
  • □娥:應是「嫦娥」。神話中的月中女神。
  • 金粟:這裏指燈花,形容燈花如同金色的粟粒堆積。

翻譯

銀燈斜斜地發出光亮,高高的蓮花形狀的蠟燭被擎起,夜晚寒冷,受不了微風輕輕吹拂。層層簾幕將堂中緊緊遮掩。香氣漸漸飄散,長長的煙霧裊裊上升,燈光閃爍不定,寒冷的光影在四處搖曳。特別奇特的地方是,當庭的月光暗淡之時,燈燭噴吐出的火焰宛如一道絢爛的虹霓。

那美麗的紅燈閃爍着豔麗的光芒,嫦娥見了,都不由自主地爲之瘋狂。麻煩她那纖細的手,將紗籠緩緩捲起。燈火盛開得正好,銀色的光芒照亮了黑夜,堆積不盡的燈花,好似金色的粟粒凝聚在空中。燈芯似乎在輕聲細語,頻繁地傳遞着各種美好的事,去報知房間裏的主人公。

賞析

這首《滿庭芳·燈詞》是一首描寫燈燭之美的詞作。上闋着重描繪燈燭的外在形態與環境氛圍。「斜點銀缸,高擎蓮炬」開篇點明所寫對象,通過細緻刻畫燈和燭的狀態,營造出一種典雅而華麗的氛圍。「夜寒不奈微風」爲環境描寫,襯托出燈燭搖曳的動態。「重重簾幕掩堂中」則進一步營造了一種朦朧神祕的空間感。「香漸遠、長煙嫋穟,光不定、寒影搖紅」,從嗅覺和視覺角度對燈燭進行描寫,香菸繚繞、光影不定,增添了畫面的靈動與柔和之美。「偏奇處,當庭月暗,吐焰如虹」突出了燈焰在月光暗淡時如虹般絢麗的獨特景象,令人印象深刻。

下闋運用了奇妙的想象,賦予燈燭以人的情感和行爲。 「紅裳呈豔麗,嫦娥一見,無奈狂縱」想象嫦娥見到豔麗燈火也爲之癡迷。「試煩他纖手,捲上紗籠」則極富情趣,像是在請求嫦娥幫忙捲起紗籠欣賞燈火的美妙。「開正好、銀花照夜,堆不盡、金粟凝空」再次描寫燈火盛開、燈花堆積的美景。最後「叮嚀語,頻將好事,來報主人公」則是別出心裁,賦予燈芯「報好事」的寓意,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期待之情,讓這首詠物詞不僅僅停留在對燈燭的描寫上,還融入了情感與祈願,使詞作韻味悠長 。整首詞辭藻華麗,意象豐富,藉助燈燭這一傳統意象,爲讀者呈現出一幅迷離而美妙的畫面。

趙長卿

宋宗室,居南豐,號仙源居士。寧宗嘉定末前後尚在世。嘗買一妾,教之習蘇軾文詞,爲女母索歸,嫁之於農夫,每寄詞以問訊,長卿則爲酬答。文詞通俗,多情愛之作。有《惜香樂府》。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