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 其二秋老江行

炊煙一點孤村迥。嬌雲斂盡天容淨。雁字忽橫秋。秋江瀉客愁。 銀鉤空寄恨。恨滿憑誰問。袖手立西風。舟行秋色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迥(jiǒng):遠。
  • 嬌雲:輕柔美麗的雲。
  • 斂盡:收斂完,消失盡。
  • 天容淨:天空乾淨澄澈。
  • 雁字:羣雁飛行時排列整齊,像書寫在天空的字 。
  • 銀鉤:比喻彎月,也可指代書信,這裏可理解爲書信。

翻譯

一縷炊煙從遠處孤零零的村落中嫋嫋升起。輕柔美麗的雲朵漸漸消散,天空乾淨得如一泓清水。忽然,一行大雁橫越秋日的天空。秋日的江水滔滔,如同傾瀉出我這漂泊過客的滿心憂愁。 寫了寄託深情的書信也只是徒然地寄託着怨恨。心中恨意滿滿,又能去問誰呢 ?我袖手站立在颯颯西風之中,任由小船在一片秋色裏緩緩前行。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幅秋江行舟的悽清畫面,抒發了詞人內心的愁緒與孤寂。開篇兩句,以「炊煙」「孤村」「嬌雲斂盡」等景象勾勒出一派空闊、寧靜但又帶點孤寂的氛圍。「雁字忽橫秋」,動態的雁羣劃過天空,打破了寧靜,勾起了詞人的愁思,且「秋江瀉客愁」將愁緒具象化,彷彿這愁如江水般滔滔不絕。下闋中,「銀鉤空寄恨」表達了即便寫信傾訴也無法排遣愁恨的無奈,「恨滿憑誰問」則直白地抒發無人理解自己恨意的孤獨。最後「袖手立西風。舟行秋色中」描繪出靜謐的畫面,詞人在西風裏袖手獨立,船隻在秋色裏前行,看似寧靜,實則蘊含着無盡的落寞與哀傷,情景交融,讓讀者深切感受到詞人作爲漂泊者內心複雜而深沉的情感 。

趙長卿

宋宗室,居南豐,號仙源居士。寧宗嘉定末前後尚在世。嘗買一妾,教之習蘇軾文詞,爲女母索歸,嫁之於農夫,每寄詞以問訊,長卿則爲酬答。文詞通俗,多情愛之作。有《惜香樂府》。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