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 道中直重九

此日知何日,他鄉憶故鄉。亂山深處過重陽。走馬吹花、無復少年狂。 黃菊擎枝重,紅茱溼露香。扁舟隨雁過瀟湘。遙想萊庭、應恨不同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此日知何日:今日不知是何日期。這裏是在異鄉思念故鄉,對日子有感慨。
  • **他鄉:別的地方,遠離家鄉之處。
  • **亂山:連綿起伏、錯落雜亂的山巒。
  • **走馬吹花:騎馬遊賞春花 ,即像少年時那樣瀟灑遊樂。
  • **黃菊擎枝重擎(qíng):舉、託。黃菊盛開,在花枝上顯得很沉重。
  • **紅茱:即茱萸,一種有濃烈香氣的植物,古人重陽有佩茱萸的習俗。
  • **溼露香:因帶着露珠而散發香氣。
  • **扁(piān)舟:小船。
  • **萊庭:指家中父母居住之處,借指故鄉。
  • ****觴(shāng)**:酒杯,不同觴即不能一同飲酒。

翻譯

今天也不知究竟是什麼日子,身處他鄉總是格外思念故鄉。在那連綿雜亂的深山之中度過這重陽佳節。再也沒有了年輕時騎馬賞花那種輕狂瀟灑的興致。黃色的菊花盛開,重重地壓在枝頭,紅色的茱萸掛滿露珠散發着清香。此刻我乘着小船,追隨着南飛的大雁經過瀟湘之地。遙想着故鄉家中,父母應是遺憾不能與我一同舉杯共飲。

賞析

這首詞以重陽節爲背景,通過描寫詞人在異鄉的所見所感,深刻地表達了他的思鄉之情。上闋開篇以「此日知何日,他鄉憶故鄉」直抒胸臆,點明在異鄉思念故鄉的主題。「亂山深處過重陽」描繪出詞人所處的偏遠環境,凸顯了孤獨淒涼之感 ,「走馬吹花、無復少年狂」對比今昔,傳達出青春不再、壯志已消的憂懼和落寞。下闋轉而描寫異鄉的重陽景物 ,「黃菊擎枝重,紅茱溼露香」細膩地描繪了重陽時節的菊與茱萸,給人以鮮明的秋日印象,但這美景在異鄉人的眼中反而更加襯托出內心的孤寂。「扁舟隨雁過瀟湘」,藉助旅途的動態描寫,進一步加深了漂泊之感。結尾「遙想萊庭、應恨不同觴」表現出詞人對故鄉家中父母的思念,與開篇的思鄉之情相互呼應,感情真摯,讀來令人動容,整首詞情景交融,語言質樸卻蘊含深情。

趙長卿

宋宗室,居南豐,號仙源居士。寧宗嘉定末前後尚在世。嘗買一妾,教之習蘇軾文詞,爲女母索歸,嫁之於農夫,每寄詞以問訊,長卿則爲酬答。文詞通俗,多情愛之作。有《惜香樂府》。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