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伯氏用介卿韻惠詩二首

· 蔡沈
信筆題詩學行餘,功名聊且付樵漁。 心閒獨玩三秋幹,足健時看數畝蔬。 渺渺橘園聯草閣,疏疏竹徑傍田廬。 是間日有無窮趣,月淡風清靜讀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信筆:隨興書寫,隨意動筆。
  • **行餘:行,行事;餘,指行事之外的時間。這裏指日常事務之餘。
  • ****幹(gān)**:「幹」在古文中可做「乾」「榦」「幹」等多種異體字的簡體。此處「三秋幹」推測可能指秋日的枝幹(因缺少更多語境資料,僅爲合理推測)。
  • **渺渺:形容深遠、廣闊。
  • **疏疏:稀疏貌。

翻譯

在日常行事之外隨心地提筆寫詩,對於功名暫且就交給那打柴和捕魚之人吧。內心閒適的時候獨自賞玩秋天的枝幹,腿腳康健的時候時常去觀看那數畝菜園。遠遠望去,橘園與草閣相連,一條稀疏的竹林小徑緊挨着田園廬舍。在這一方天地裏每天都有說不盡的趣味,趁着月色淡雅、清風寧靜之時安靜地讀書。

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了一派悠然自得、閒適淡泊的田園生活景象。開篇「信筆題詩學行餘,功名聊且付樵漁」,詩人放下對功名的追逐,選擇以隨性作詩來度過閒暇時光,體現出一種超脫世俗的心境。中間兩聯「心閒獨玩三秋幹,足健時看數畝蔬。渺渺橘園聯草閣,疏疏竹徑傍田廬」,用細膩筆觸描繪了田園環境及生活場景,悠閒賞景、照顧菜園,從靜景到動態生活畫面,展現出田園生活的寧靜美好。結尾「是間日有無窮趣,月淡風清靜讀書」,將環境的清幽寧靜與自己靜心讀書相結合,既呼應前文閒適氛圍,又凸顯出精神追求,整個田園生活充實、美好、富有意趣,整首詩傳達了詩人遠離塵世喧囂,享受田園寧靜、迴歸內心的安然狀態 。

蔡沈

蔡沈

宋建州建陽人,字仲默,學者稱九峯先生。蔡元定次子。少承家學,師事朱熹。慶元黨禁,隨父謫道州。父歿,隱居九峯,受朱熹命注《尚書》,凡十餘年,於寧宗嘉定二年成《書集傳》。其書融會衆說,註釋明晰,爲元代以後試士必用。 ► 5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