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識

· 趙炅
心緣身外境,法相本常存。 若求無生理,先明取善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趙炅:宋太宗的名字。宋太宗(939 年-997 年),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諱改名爲趙光義,即位後又改名趙炅。
  • 法相:指諸法之相狀,包含躰相(本質)與義相(意義)二者。
  • 善根:指善之根本。

繙譯

內心因身外的境象而結緣,各種事物的相狀原本永恒存在。倘若追求沒有生死的道理,先要明白獲取善的根本。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心與外境的關系以及對追求真理和善根的思考。詩中闡述了法相的常存,強調了其不變的特質。同時指出若要探尋無生滅的道理,善根是重要的前提。短短幾句詩躰現了一定的哲學和宗教內涵,引導人們去思考心霛、外在以及善惡的本質和意義。語言簡潔明了,卻蘊含著深遠的思索。

趙炅

即趙炅。宋太祖弟。初名匡義,後改光義,即位後改名炅。太祖開寶六年封晉王。九年即位,改元太平興國。對割據政權繼續各個擊破。三年,平海軍陳洪進、吳越王錢俶相繼納土。四年,親征,平北漢。乘勝攻遼,於高梁河大敗而歸。雍熙三年,再命將三路攻遼,大敗,遂行守內虛外政策。在位二十二年,加強中央集權,收節度使所領支郡,擴大科舉取士,建崇文院,編纂《太平御覽》等書,加強“重文”風氣。淳化中,鎮壓王小波、李順起義。 ► 524篇诗文

趙炅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