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詩
盈盈河水側,朝朝長嘆息。
不吝漸衰苦,波流詎可測。
秋期忽雲至,停梭理容色。
束衿未解帶,回鑾已沾軾。
不見眼中人,誰堪機上織。
願逐靑鳥去,暫因希羽翼。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注釋
題注:《詩紀》云:「詩彙作宗懍者非。」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盈盈:形容河水清澈、晶瑩的樣子。
- 詎(jù):豈,怎。
- 秋期:指七夕,牛郎織女七夕相會。
- 梭:織布的工具。
- 束衿:整理衣襟。衿(jīn ) ,衣服的前襟。
- 迴鑾:指織女回車返回。鑾(luán),指鑾駕,帝王車駕。這裏借指織女乘坐的車。
- 沾軾:淚水沾溼了車前橫木。軾(shì),古代車廂前面用作扶手的橫木。
- 青鳥:神話中爲西王母傳遞音訊的信使。這裏代指能爲織女傳遞消息、幫助她見到牛郎的使者 。
翻譯
在那清澈的河水邊,每天都長久地嘆息。不怕容顏漸漸衰老痛苦,只是這河水的波瀾怎能預測。七夕相會的日子忽然就到了,停下織布的梭子精心整理容貌神色。剛剛整好衣襟還未解下衣帶,回來的車駕上已經淚水沾溼橫木。見不到心中想念的人,誰還有心思在織機上織布。希望能追隨青鳥飛去,暫且依靠它的羽翼見到對方 。
賞析
這首詩圍繞七夕這一傳說展開,描繪了織女複雜悲苦的心境。開篇寫織女在河邊長久嘆息,展現其平日裏的孤單哀怨。「不吝漸衰苦,波流詎可測」,進一步刻畫織女不計較自身的衰老,卻對世事無常、未來難測感到無奈。七夕來臨,她精心準備卻相聚短暫,「束衿未解帶,迴鑾已沾軾」生動地表現出與愛人分別時的難捨與悲痛。「不見眼中人,誰堪機上織」直白地說出不見牛郎後,連織布都無法繼續,突出思念之深。最後希望追隨青鳥而去,表達出她對與牛郎相聚的強烈渴望。詩歌用簡潔的語言細膩地表達出織女的愛情痛苦,情感真摯動人,詩中的織女形象栩栩如生,令人對她的遭遇心生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