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房被害帖

久疏問候,情殊歉然,相愛如君,定能心照之也。吳中之約屢失,因有所絆。前從者回,曾具書內,想亦知之矣。昨者,大房被害,餘波及之,迄今鬱鬱於懷,恨不得與故人一傾訴耳。奈何奈何。金春元在京甚為賤子不平之怒。吾兄聞此,亦為賤子憐之否。茲因紹玉居士之便,郊外歸館,燈下作此奉候,匆匆不及細陳。遙想丰神,望之如渴,心事萬種,筆不能盡,諒羅居士口詳之也。會晤無期,臨書淒咽,惟心照。登哥親目。仲春廿四日燈下玄妹具啓。 自製五彩大領一根寄夫人,乞笑留。喜鵲報冤一冊寄上奉看。左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久疏問候:長時間沒有相互關切問候。
  • **情殊歉然:內心特別感到愧疚。
  • **心照:心裏明白。
  • **吳中之約:在吳地(今江蘇蘇州一帶)的約定。
  • **:羈絆,這裏指被一些事情阻礙。
  • **從者:隨從的人。
  • **具書:寫了書信。
  • **大房:大戶人家,具體所指需根據當時背景確定;這裏「大房被害」表示一個大戶人家遭受災難。
  • **餘波:事物結束後殘留的影響,這裏指大房被害事件帶來的連帶影響。
  • **鬱郁於懷:心中憂愁煩悶、無法釋懷。
  • **故人:老朋友,這裏指收信人。
  • **賤子:馬湘蘭的自稱,謙詞。
  • **:憐惜,同情。
  • **紹玉居士:具體身份不詳,可能是與馬湘蘭相識的一位居士。
  • **丰神:風采神韻,這裏指收信人的風度儀容。
  • **望之如渴:盼望見到對方就像口渴急切想喝水一樣。
  • **筆不能盡:用筆墨無法寫完。
  • **羅居士:具體身份不詳,可能會向收信人詳細敘述情況。
  • **會晤:見面。
  • **臨書悽咽:寫這封信的時候傷心哭泣。
  • **五彩大領:一種彩色的領口飾品之類物品,用於饋贈。
  • **乞笑留:希望對方笑着收下。
  • **喜鵲報冤:可能是一本書籍或者類似的作品。

翻譯

很長時間沒和您通信問候了,我心裏特別愧疚。像您我這般相親相愛的,您一定能理解我的這份心思。和您在吳地的約定一次又一次沒能赴約,實在是因爲被一些事情給絆住了。此前您的隨從回去時,我寫了書信,想必您已經知道我沒辦法赴約的情況了。昨天聽聞一個大戶人家遭人謀害,這件事所產生的影響還波及到了一些關聯的人和事,直到現在我心裏都煩悶得很,特別想和您這位老友傾訴傾訴這些煩惱,可實在是沒辦法啊!金春元在京城聽聞此事,對我極爲不平,很是憤怒。兄長您聽了這些,是否也會憐惜我呢?正好趁着紹玉居士從郊外回館舍的便利,我在燈下倉促給您寫這封信問候。時間倉促,來不及詳細敘述諸多事情。在遠方我時常想象您風采神韻的樣子,盼望着見到您就如同口渴至極無比想喝水一樣。心中有千般萬般的心事,可筆下終究難以寫完,想來羅居士會向您詳細講述吧。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與您相見,寫這封信時我忍不住傷心流淚,只能希望您明白我的心意。信呈登哥親覽。仲春廿四日夜晚,玄妹寫下這封信。另外自制了五彩大領一根寄給夫人,希望能博您一笑收下;還有《喜鵲報冤》一冊寄上給您看看。就此擱筆。

賞析

這封信展現了馬湘蘭細膩且真摯的情感。開篇表達因未能赴約而產生的深深歉意,讓人感受到她對與友人約定的重視以及內心的坦率。「大房被害,餘波及之,迄今鬱郁於懷」一句,透露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動盪不安,某個大戶人家遭受侵害這件事對她觸動極大,不僅體現她的悲憫之心,也側面反映那個時代複雜的現實狀況 。向友人傾訴煩悶且期望得到憐惜的話語,則凸顯她渴望情感共鳴、重視與友人情誼的心境。

信中提及身邊人對她處境的態度,如金春元爲她不平之怒,豐富人物關係,從側面映襯她曾經歷的不公等情況 。結尾處的饋贈顯得親切周到,在艱難煩悶時刻仍不忘朋友,製作禮品相贈,彰顯溫柔體貼。整體書信語言平實懇切,不加雕琢卻情感充沛,將自己種種心境、生活狀況真實袒露,生動勾勒出一位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女性形象。

馬湘蘭

馬湘蘭,秦淮八豔之一,生於金陵,自幼不幸淪落風塵,但她爲人曠達,性望輕俠,常揮金以濟少年,是秦淮八豔之一。 她的居處爲秦淮勝處,慕名求訪者甚多,與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誼甚篤,她給王稚登的書信收藏在《歷代名媛書簡》中。在王稚登70大壽時,馬氏集資買船載歌妓數十人,前往蘇州置酒祝壽,“宴飲累月,歌舞達旦”,歸後一病不起,最後強撐沐以禮佛端坐而逝,年57歲。主要作品,《湘蘭集》《三生傳》《墨蘭圖》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