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窗寒 · 重遊東湖

雲浦蒼寒,煙堤幕翠,舊痕新漲。春愁十里,冉冉碧絲搖盪。記登臨、少年思豪,唾壺擊玉歌清壯。到如今夢裏,秋風鴻陣,晚波漁唱。 惆悵。重來處,望畫舫天邊,轡絲原上。山陰秀句,付與一聲雲響。正東湖、誰家柳下,午陰漠漠人蕩槳。最堪憐、白髮周郎,爲江山自賞。
拼音

所属合集

#瑣窗寒

譯文

煙霧迷濛的水濱蒼茫淒寒,輕煙瀰漫的岸堤被一片翠綠柳蔭覆蓋,碧水新漲漫過了往日的舊痕。湖邊冉冉搖盪的十里柳絲播撒出濃濃的春愁。記得昔日登臨遊賞東湖之時,正值年少氣盛,豪情滿懷,曾以玉如意擊打唾壺慷慨而歌,歌聲清越雄壯。到如今,在夢中也只能夢到那秋風蕭瑟,鴻雁列陣南飛;晚波盪漾,漁歌聲聲的淒涼景象了。真讓人惆悵啊。重來之地,只看見華麗的遊船在天邊遊弋,駿馬在荒原上奔馳。往昔曾經在這兒寫過多少優美的詞句,(古詩百#科)如今所有的這一切付與那一聲響遏行雲的長嘆。東湖岸邊,不知是誰家的柳樹下,在午日遮蔽起的漠漠濃陰中,我正劃蕩着船槳。最讓人感到痛惜的是,已經滿頭白髮的周郎還在獨自醉心於遊賞江山風景。

注釋

雲浦:煙霧迷濛的水濱。幕:罩,覆蓋。 唾壺:承唾之器。《世說新語·豪爽》有載:“王處仲每酒後輒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鐵如意擊打唾壺,壺口盡缺。”後人因以“擊碎唾壺”作爲激賞詩文之詞。 畫舫:裝飾華麗的遊船。 轡絲:馬繮繩。 山陰:浙江省紹興市的古稱。 秀句:優美的詞句。 雲響:響遏行雲的意思。 周郎:指宋末詞人周密。

賞析

東湖在浙江紹興市東,原址是一座青石山,據傳秦始皇東巡至此,停車飼馬,因而名之爲箬簣山。山上多堅石,用途很廣,從漢代起開始採鑿,天長日久,因採鑿過度而積水成湖。湖的四周多峭壁奇巖,突兀崢嶸,綠水逶迤數百米,形成了一座風景絕佳的人工湖。湖畔有石橋九座,橫臥其間,將湖水分成了三片;有陶公、仙桃兩洞,皆可通舟。山水相融,洞竅盤錯,天然成趣。詞人早年曾遊歷過東湖,當時豪情滿懷,企盼有所作爲。這首詞寫於詞人再次遊覽東湖之時,此時時移世變,山河破碎,中原淪喪,詞中流露出深沉的亡國之慨,分爲上下兩片,上片觸景生情,回憶往昔遊歷東湖的情景;下片描繪今景,抒發感慨。 “雲浦蒼寒,煙堤幕翠,舊痕新漲。”雲浦:煙霧迷濛的水濱。幕:罩,覆蓋。句意爲:煙霧迷濛的水濱蒼茫淒寒,輕煙瀰漫的岸堤被一片翠綠柳蔭覆蓋,碧水新漲漫過了往日的舊痕。開篇三句寫詞人重遊東湖時所看到的景象,悽迷蒼茫,充滿了蕭瑟之感,令人心生寒意。 “春愁十里,冉冉碧絲搖盪。”湖邊冉冉搖盪的十里柳絲播撒出濃濃的春愁。這二句寫詞人的滿腹愁情,亦道出了遊湖的季節和柳絲飄蕩的景色,情景交融,極爲精妙,引出了下文對往昔的回憶。 “記登臨、少年思豪,唾壺擊玉歌清壯。”唾壺:承唾之器。《世說新語·豪爽》有載:“王處仲每酒後輒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鐵如意擊打唾壺,壺口盡缺。”後人因以“擊碎唾壺”作爲激賞詩文之詞。句意爲:記得昔日登臨遊賞東湖之時,正值年少氣盛,豪情滿懷,曾以玉如意擊打唾壺慷慨而歌,歌聲清越雄壯。這二句是詞人對昔日遊歷東湖的回憶,爲讀者展現出了一位豪氣干雲的少年文士形象,與如今的“春愁十里”形成了鮮明對比。 “到如今夢裏,秋風鴻陣,晚波漁唱。”到如今,在夢中也只能夢到那秋風蕭瑟,鴻雁列陣南飛;晚波盪漾,漁歌聲聲的淒涼景象了。歇拍三句折回現實,表明昔日美景不再,豪情已消磨殆盡,就連夢中亦不復有當時的情景,傳達出了詞人心境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惆悵。重來處,望畫舫天邊,轡絲原上。”畫舫:裝飾華麗的遊船。轡絲:馬繮繩。真讓人惆悵啊。重來之地,只看見華麗的遊船在天邊遊弋,駿馬在荒原上奔馳。換頭處“惆悵”二字承上啓下,既總括上片之心境,又領啓下文的敘述。後三句寫舊地重遊時所見之景,給人以蒼茫渺遠的空曠之感。 “山陰秀句,付與一聲雲響。”山陰:浙江省紹興市的古稱。秀句:優美的詞句。雲響:響遏行雲的意思。句意爲:往昔曾經在這兒寫過多少優美的詞句,如今所有的這一切付與那一聲響遏行雲的長嘆。這二句寫詞人心情不再,無心吟詩賦詞,傳達出心中的抑鬱與苦悶。 “正東湖,誰家柳下,午陰漠漠人蕩槳。”東湖岸邊,不知是誰家的柳樹下,在午日遮蔽起的漠漠濃陰中,我正劃蕩着船槳。這二句寫詞人在午日柳蔭中划船的情景,和諧自然,承接無瑕,將前面的抑鬱苦悶一筆蕩去,絲毫不着半點色彩,令人叫絕。 “最堪憐、白髮周郎,爲江山自賞。”周郎:指宋末詞人周密。句意爲:最讓人感到痛惜的是,已經滿頭白髮的周郎還在獨自醉心於遊賞江山風景。末三句語氣激盪,直斥周密,不恤國事,只知沉迷於遊賞江山風景,殊不知山河破碎、國土淪陷,還有什麼好賞的!抒發了詞人眼見大好河山淪於敵手的亡國之痛。 全詞語言清幽婉轉,含蓄蘊藉,感慨深沉,不僅寫出了東湖美好的風光,也道出了詞人心中的亡國之恨,是處於宋元之交的文人矛盾、哀愁交織混雜的心境的真實體現,極具代表性。

蘇茂一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