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擬無題七首

【其一】 縱說疏疏落落,仍看脈脈憧憧。 那得心如荷葉,水珠轉唸無蹤。 【其二】 風裡孤蓬不自由,住應無益況難畱。 勿勿得晤先憂別,汲汲爲歡轉賺愁。 雪被冰牀仍永夜,雲堦月地忽新鞦。 此情徐甲憑傳語,成骨成灰恐未休。 【其三】 辜負垂楊綰轉蓬,又看飛絮撲簾櫳。 春還不再逢油碧,天遠應難寄淚紅。 鍊石鎮魂終欲起,煎膠續夢亦成空。 依然院落溶溶月,悵絕星辰昨夜風。 【其四】 吳根越角別經時,道遠徒吟我所思。 咒筍不霛將變竹,折花雖晚未辤枝。 佳期鵲報謾無準,芳信鶯通聖得知。 人事易遷心事在,依然一寸結千思。 【其五】 遠來犯暑破功夫,風調依然意態殊。 好夢零星難得整,深情掩歛忽如無。 休憑後會孤今夕,縱蔔他生失故吾。 不分杏梁棲燕穩,偏驚塞雁起城烏。 【其六】 愁喉欲斮仍無著,春腳忘疲又卻廻。 流水東西思不已,逝波晝夜老相催。 夢魂長逐漫漫絮,身骨終拚寸寸灰。 底事司勛甘刻意,此心忍死最堪哀。 【其七】 少年綺習欲都刊,聊作空花撩眼看。 魂即真銷能幾賸,血難久熱故應寒。 獨醒徒負甘同夢,長恨還緣覔短歡。 此日茶菸禪榻畔,將心不必乞人安。
拼音
錢鍾書

錢鍾書

錢鍾書(1910年-1998年),江蘇無錫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與饒宗頤並稱爲“南饒北錢”。1941年,完成《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1947年,長篇小說《圍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創作的《宋詩選注》,列入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1972年3月,六十二歲的錢鍾書開始寫作《管錐編》。1976年,由錢鍾書參與翻譯的《毛澤東詩詞》英譯本出版。1982年,創作的《管錐編增訂》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時38分,錢鍾書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錢鍾書享有“文化崑崙”的美譽。他以數學15分,而中英文全優的成績被清華大學外文系破格錄取。他淡泊名利,超凡脫俗,因此不少人都說他“狂”。不過,他的狂妄也和他的才氣一樣出名,錢鍾書的狂狷是一種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有德識學養、才情膽略,更有精神風骨。錢鍾書以一種文化批判精神觀照中國與世界。在精熟中國文化和通覽世界文化的基礎上,錢先生在觀察中西文化事物時,總是表現出一種清醒的頭腦和一種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絕任何一種理論學說,也不盲從任何一個權威。他畢生致力於確定中國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宮殿中的適當位置,從而促使中國文學藝術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學藝術的總的格局中去。爲此,他既深刻地闡發了中國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蘊和獨特價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歷史侷限性和地域侷限性。他既批評中國人由於某些幻覺而對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橫掃了西方人由於無知而以歐美文化爲中心的偏見。錢先生對於推進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國人瞭解西方的學術以及使西方人瞭解中國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