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且盡一杯酒

· 吳潛
且盡一杯酒,莫問百年憂。胸中多少磊塊,老去已難酬。見說旄頭星落,半夜天驕隕墜,玉壘陣雲收。世運回如此,穩泛輞川舟。 鷗鷺侶,猿鶴伴,爲吾謀。主人歸也,正是重九月如鉤。便把三程爲兩,更趲兩程爲一,尚恐是悠悠。旁有漁翁道,肯負白蘋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且盡:姑且飲盡。
  • 磊塊(lěi kuài):本指石塊,這裏比喻心中鬱積的不平之氣。
  • 旄(máo)頭星:即昴宿,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認爲旄頭星是胡星,它的隕落象徵着外敵的敗亡。
  • 天驕:漢代人稱匈奴單于爲天之驕子,後來稱強盛的北方民族。這裏指與宋敵對的北方政權勢力。
  • 玉壘:山名,在四川灌縣西,這裏代指西部邊境。 陣雲:戰地的風雲,指戰爭氣氛。
  • 世運:指時代的發展變化。
  • 輞(wǎng)川舟:輞川在今陝西藍田,是唐代詩人王維的隱居之地,王維曾在此乘舟遊玩,這裏借指退隱江湖。
  • 趲(zǎn):快走,趕路,加快行程。
  • 悠悠:遲緩緩慢。
  • 白蘋洲:生長白蘋的水邊陸地,古代常作爲送別的地方,也代表閒適的隱居生活。

翻譯

姑且飲盡這一杯美酒,不要再去憂慮那漫長人生中的種種憂愁。想想我胸中積壓了那麼多的不平之氣,隨着年歲漸老,已經很難實現心中壯志了。聽說象徵外敵的旄頭星墜落,半夜時分敵人的首領隕落,西部邊境戰爭的風雲已經消散。時代的運勢如此變化,不如安穩地在如輞川般的江河上乘舟隱居。

與海鷗白鷺爲伴侶,和猿猴仙鶴做夥伴,其實它們早就爲我做好了退隱的打算。在外的遊子啊終究是要歸來了,此時恰好趕上九月初九,月亮彎如銀鉤的時候。即便把三天的路程當作兩天來趕,再把兩天的行程擠作一天,我還是擔心歸程太遲緩。旁邊的漁翁笑着說:「難道你捨得辜負這美好的白蘋洲嗎 ?」

賞析

這首詞體現了詞人複雜而深沉的心境。上闋開篇「且盡一杯酒,莫問百年憂」,直接抒發暫時擺脫憂愁,借酒消愁的感慨,帶出壯志未酬的苦悶。「胸中多少磊塊,老去已難酬」,直白地道出內心積壓的不平之氣,年華老去而理想難成的遺憾。接着借用「旄頭星落」「天驕隕墜」「玉壘陣雲收」這些景象,將家國局勢的變化融入其中,暗示戰爭平息,顯示出一種時事轉變的感嘆。「世運回如此,穩泛輞川舟」則表達出面對世事變遷,萌生了退隱江湖,尋求內心平靜的念頭。

下闋着重描繪退隱的打算。「鷗鷺侶,猿鶴伴,爲吾謀」,將鷗鷺、猿鶴當作自己隱居生活的同伴和謀劃者,充滿詩意與情趣,烘托出詞人對歸隱生活的嚮往。「主人歸也」點明歸鄉的意願,「重九月如鉤」既點明時間,又營造出一種清冷、孤寂的氛圍。歸途中,詞人「把三程爲兩,更趲兩程爲一」想要儘快迴歸,卻還覺得「悠悠」,急切的心情表露無遺。最後以漁翁一問「肯負白蘋洲」結尾,含蓄而韻味悠長,不僅迴應了前文的隱居之意,也引發讀者對詞人歸隱決心以及之後生活的思考。整首詞將憂國之思、壯志難酬的憤懣與歸隱的嚮往之情巧妙融合,情感真摯且意境深遠。

吳潛

吳潛

吳潛,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 。南宋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爲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爲左丞相,封慶國公,後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於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鬱,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餘》。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