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詠平山堂

· 金農
廿四橋邊廿四風,憑欄猶憶舊江東。 夕陽返照桃花渡,柳絮飛來片片紅。
拼音

賞析

揚州的鹽商們仰慕金農的名氣,競相宴請。一天,某鹽商在平山堂設宴,金農首座。席間以古人“飛紅”爲題,行令賦詩。輪到某鹽商,因才思枯竭,無以爲對。衆客商議罰他。鹽商說:“想到了!柳絮飛來片片紅。”賓客笑他這是在杜撰。金農說:“這是元人詠平山堂的佳作,他引用的很恰當。”衆人請他補全。金詠道:“廿四橋邊廿四風,憑欄猶憶舊江東。夕陽返照桃花渡,柳絮飛來片片紅。”衆人都佩服他才思敏捷。其實這是金農自己杜撰的,爲鹽商解圍。鹽商很高興,第二天,饋贈他千金。 (錢塘金壽門先生農客揚州,諸鹽商慕其名,競相延至。一日,有某商宴平山堂,金首坐。席間以古人詩句“飛”“紅”爲觴政。次至某商,苦思未得。衆客將議罰。商曰:“得之矣!柳絮飛來片片紅。”一座譁然,笑其杜撰。金獨曰:“此元人詠平山堂詩也,引用綦切。”衆請齊全。金誦之曰:“廿四橋邊廿四風,憑欄猶憶舊江東。夕陽返照桃花渡,柳絮飛來片片紅。”衆皆服其博洽。其實乃金口占此詩,爲某商人解圍也。商大喜,越日以千金饋之。)
金農

金農

清浙江仁和人,字壽門,又字司農、吉金,號冬心、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百二硯田富翁、荊蠻民等二十多種。中年遍遊南北,以後居揚州近二十年,爲揚州八怪之一。書法古勁,有所創新,自稱“漆書”。五十以後始從事繪畫,初畫竹、梅,繼畫馬,最後畫佛,畫法獨創一格,拙厚靜逸。乾隆元年舉鴻博,不赴。亦工詩。有《冬心先生集》。 ► 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