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 牡丹
注釋
註釋
- 穀(gǔ)雨: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清明之後,此節氣後降雨增多,利於穀物生長 。
- 翠羅:綠色的絲織物,這裏形容牡丹像被綠色羅衣呵護着 。
- 酴醿(tú mí):一種花,春季末開放。
- 上林:上林苑,古代皇家園林,這裏泛指華麗的園林。
- 西都:在不同朝代所指不同,這裏可能泛指都城繁華的商業區。
- 解語:即解語花,形容美人聰慧善解人意,這裏指牡丹不用像美人一樣會說話。
- 筠(jūn)籠:竹籠,用來盛放物品,這裏說用竹籠運送貢品牡丹 。
- 姚黃:牡丹的名貴品種之一,被譽爲「花王」。
- 花王:牡丹的美稱。
- 近侍:跟隨在皇帝身邊的侍從人員,這裏以芍藥比作牡丹的近侍。
- 滿裝歸帽:形容人們把賞玩的牡丹滿滿插在帽上而歸。
- 雲髻:女子高聳美麗的髮髻,斜簪雲髻是說將牡丹斜插在髮髻上。
- 絳蠟:紅燭 。
- 闌邊:欄杆邊,這裏指牡丹旁邊 。
翻譯
清晨雨過天晴,正是穀雨時節,牡丹花彷彿被綠色的羅衣護在輕柔的煙霧和暖日之中。沿着酴醾盛開的小徑,暖風吹拂,柳花飄飛,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花香,千萬朵牡丹嬌豔奪目,色彩濃麗。陽春三月的美好時光,上林苑這般華麗的池苑亭館,西都熱鬧繁華的花市,處處可見牡丹。看那牡丹輕盈的身姿,若隱若現,它即便不會言語,卻在凝情之時蘊含着無盡的意韻。 金殿之中,每年都有以精緻竹籠進貢的珍貴牡丹,特別是那嬌貴的姚黃品種。既然東風把牡丹尊爲「花王」,芍藥自然只能算是它身旁的近侍。在歌舞筵席之上,人們在歸途中將牡丹滿滿插在帽上,女子則把牡丹斜插在美麗的髮髻上。人們對牡丹的喜愛之情高漲,夜晚點起通紅的蠟燭,圍繞着欄杆旁盛開的牡丹,盡情陶醉其中。
賞析
這首《水龍吟·牡丹》描繪出一幅春日牡丹盛開的絕美畫卷。詞的上闋開篇點明時間,用細膩筆觸勾勒出牡丹生長環境,「翠羅護日輕煙裏」形象展現出牡丹似被呵護於輕柔之中的婀娜姿態 ,隨後鋪陳春日景色,「酴醿徑暖,柳花風淡,千葩濃麗」既渲染出環境的柔和美麗,又突出牡丹的嬌豔。「看輕盈隱約,何須解語,凝情處、無窮意」把牡丹擬人化,賦予其深情與無盡韻味,流露出作者對牡丹的由衷讚美。
下闋圍繞牡丹的尊貴與人們對它的喜愛展開。「金殿筠籠歲貢,最姚黃、一枝嬌貴」寫出牡丹作爲貢品的名貴,尤其是其中的姚黃更是珍品。「東風既與花王,芍藥須爲近侍」通過與芍藥對比,進一步凸顯牡丹「花王」地位。「歌舞筵中,滿裝歸帽,斜簪雲髻」描繪出不同人對牡丹喜愛的具體表現,從側面烘托出牡丹的迷人魅力。最後「高情未已」,描繪人們在夜晚點燃紅燭,醉倒在牡丹旁的情景,將喜愛之情推向高潮 ,表達了人們對牡丹的極度喜愛和癡迷,也讓全詞沉浸在一種熱烈且浪漫的氛圍之中。整首詞用優美的語言、多樣的手法,全方位展現了牡丹之美與人們對它的傾心,具有濃郁的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