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季明帖

· 米芾
餘收張季明帖。雲秋深,不審氣力復何如也,真行相間,長史世間第一帖也。其次"賀八帖"。餘非合書。
拼音

賞析

米芾《三帖卷》 計《叔晦帖》,《李太師帖》,《張季明帖》,均紙本,行書。《三帖》合裝一卷,爲米芾行書中的精品。項元汴認爲米芾此帖書風於王羲之相近。米芾的書法的確得力二王最多。但與二王父子書法又有不同,王羲之法度緊斂古質蘊藉內含;而王獻之的筆致則是散朗妍妙,俊逸姿媚。米芾的天資個性於王獻之較爲相近,所以,米芾的結體,用筆中多可以見王獻之的風骨。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不審:不知。這裏是一種詢問、關切的表達。
  • 氣力:指身體狀況、精神體力。
  • 真行相間:楷書和行書交替穿插。「真」指楷書;「行」指行書 。
  • 長史:一般認爲這裏指唐代書法家張旭,張旭曾官至金吾長史,世稱「張長史」。
  • 合書:這裏表意較模糊,可能指與那些名帖相比書法水平相當;從米芾大意推測,也可能表示不敢說自己書法能和這些名帖相提並論。

翻譯

我收藏了張季明帖。帖中寫着秋深之時,不知(對方)身體狀況又怎麼樣了。這帖子楷書和行書筆法交替使用 。(我覺得)長史(張旭)的這個帖子堪稱世間第一。其次(出色的)是「賀八帖」。我(自己)的書法可不能(與這些名帖)相提並論。

賞析

米芾這篇《張季明帖》雖然篇幅簡短,但情感態度鮮明,直抒胸臆。起筆直接點明自己收藏了張季明帖,簡單敘述帖中內容。接着高度評價張旭書法,將張季明帖尊爲「世間第一帖」 ,凸顯張旭在米芾心中的崇高地位,也能從側面看出張旭對米芾書法的深遠影響。對「賀八帖」給予了「其次」的評價,顯示米芾對書法作品有着清晰的優劣判斷標準。最後一句「餘非合書」,又體現出米芾在面對前賢優秀作品時謙遜的態度。短短數語,既可見米芾對古代書法經典的喜愛與推崇,也展現出他品鑑書法的專業能力與獨特見解,爲後世研究書法鑑賞和米芾個人書法審美提供了珍貴資料 。

米芾

米芾

名或作黻。宋太原人,後徙襄陽,又徙丹徒。字元章,號鹿門居士、海嶽外史,世稱米襄陽。以恩補浛光尉,歷知雍丘縣、漣水軍,以太常博士知無爲軍。徽宗時召爲書畫學博士,擢禮部員外郎,出知淮陽軍。舉止怪異,有潔癖。能詩文,擅書畫,精鑑別。書法得王獻之筆意,尤工行草。畫山水人物多以水墨點染,自名一家。有《寶晉英光集》、《書史》、《畫史》、《寶章待訪錄》等。 ► 3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