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網

深山無水又無人,曬網攤罾奪日明。 卻是蜘蛛遭積雨,經綸家計趁新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罾(zēng):一種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漁網。
  • 積雨:長時間下雨。
  • 經綸:本意爲整理絲線,這裏引申爲經營、規劃。
  • 家計:家庭生計。

翻譯

在那幽深的山林裏,既沒有水流也不見行人蹤跡,一張張漁網被攤開晾曬,彷彿在爭搶着日光,想要被照得鮮亮。原來是蜘蛛遭遇了連續不斷的陰雨天氣,趁着這剛剛放晴的日子,趕緊去修補和整理自己的「家網」,努力經營自己的生計 。

賞析

這首詩構思十分巧妙獨特。楊萬里以獨特的視角聚焦於深山裏的蜘蛛。開篇描繪出深山「無水又無人」的幽靜荒僻環境,將曬網的奇特情景置於此,引發讀者好奇心。「曬網攤罾奪日明」生動地寫出各種「網」爭搶陽光的畫面,充滿動態感和視覺衝擊力。

詩人進而揭示這原來是蜘蛛之舉,它在經歷積雨後,趁新晴積極「經綸家計」。表面上寫蜘蛛,實則巧妙地借蜘蛛在困境中積極尋找出路,努力爲生計奔波的姿態,反映出一種生活的哲理和生命的頑強。詩人以小見大,賦予簡單的自然現象以深刻的內涵,在清新自然的語言中,展現出對生活細緻的觀察和深刻的思考,讓人感受到即使是微小的生命,在面對困難時也有着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積極向上的精神 。

楊萬里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爲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爲“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