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後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後雪二絕句 · 其二

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 最愛東山晴後雪,卻愁宜看不宜登。
拼音

譯文

群山的積雪留不到天放新晴,多成了溼潤的泥土少許成冰。 我最喜歡那東山晴後的雪景,發愁適合觀賞而不適合攀登。

注釋

群山:指東山。 新晴:剛放晴的天氣。 泥融:溼潤的泥土。

這兩首七絕組詩作於宋寧宗慶元年間(公元1195年—公元1200年)。當時作者年老退休,隱於家鄉吉水,某個春日東山有晴後雪景,作者賞而作此組詩,語言流暢自然樸實易懂而感情真摯深切。這是第二首,描寫了東山雪後陽光朗照的美麗景象。 這組詩的題目直接言明“最愛”,表達情感取向。這是第二首,描寫了陽光照耀下東山積雪消融的景象。 隨着時間推移,東山上的雪漸漸消融,多是變成了溼潤的泥土而少許成冰,而這時還沒到新晴之時。這就是前兩句所寫,不僅很好承接上一首點出雪後消融的景象,而且爲下面“宜看不宜登”講明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句,這句“最愛東山晴後雪”在前首同樣的位置就出現了,而再寫一次就進一步表現了對東山之雪的喜愛,這樣的情感是非常有力的。但略不同於前首,這句話的是帶有些許愁意的。第四句直接點出了愁,作者所愁的是“宜看不宜登”,可以遠觀而不可登攀近賞,對於作者來說卻是十分失望的,而且其中又隱含着對白雪消融掉的可惜。
楊萬里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爲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爲“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