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鶴仙 · 元夕爲王史君賦
風光開舊眼。正梅雪初消,柳絲新染。樓臺競裝點。
照金荷十里,珠簾齊卷。湘弦楚管。動香風、旌旗影轉。
望雲間,一點臺星飛下,洞天清晚。
爭看。袖紅圍坐,舞翠回春,笑歌生暖。歡聲正遠。嬉遊意,未容懶。
恐絲綸趣召,清都仙伯,歸去朝天夜半。倩邦人、挽取遨頭,醉扶玉腕。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瑞鶴仙:詞牌名。
- 元夕: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 王史君:姓王的知州,史君是對知州的尊稱 。
- 舊眼:往日的眼睛,這裏指過去的眼光、印象。
- 金荷:指荷葉形狀的燈。
- 湘弦楚管:泛指南方的管絃樂器。 弦(xián),樂器上發音的絲線或金屬絲。 管(guǎn),吹奏的樂器。
- 臺星:星名,這裏用來比喻王史君。舊說三臺星是三公之象。
- 洞天:道教稱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裏形容元宵之夜的環境清幽美好。
- 袖紅:借指身穿紅衣的歌女。
- 舞翠:指舞女。翠指翠衣。
- 絲綸:皇帝詔書。 綸(lún)。
- 清都:傳說中天帝居住的地方,這裏借指朝廷。
- 仙伯:仙人之長,這裏指王史君。
- 遨頭:太守出行時,帶頭遊玩的人,這裏指王史君。
- 倩(qiàn):請別人替自己做某事 。
翻譯
眼前的風光令我耳目一新。梅花初放,積雪剛剛消融,柳絲染上了新鮮的嫩綠。樓臺爭奇鬥豔地裝飾點綴。十里地面,荷燈閃耀,家家珠簾高高捲起。演奏起南方的絲竹管絃,微風拂過,香氣四溢,旌旗隨風擺動。遙望着雲空,一顆臺星從天而降,這清幽的夜晚如仙境一般美好。 人們爭着來觀看,紅衣歌女們圍坐在一起,綠衣舞女翩翩起舞,帶來春天的氣息,歡聲笑語中充滿着融融暖意。歡快的聲音傳得很遠很遠。大家遊樂的興致正濃,容不得絲毫慵懶。只恐怕朝廷的詔書緊急徵召,您這位仙伯,半夜就要回到朝廷。請鄉人們挽留住太守啊,讓他能陪伴大家盡情遊樂,醉了便扶住他潔白的手腕。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元宵節的熱鬧景象以及對王史君的讚美和不捨之情。上闋通過描寫梅雪初消、柳絲新染的早春景色以及節日裏樓臺的華麗裝點、燈景璀璨,還有音樂飄揚、旌旗晃動等場景,營造出一片歡樂祥和、富麗堂皇的氛圍,並且以「臺星飛下」將王史君的到來與這美好夜色相融合,給人一種非凡之感。下闋重點描述人們歡樂遊玩的情景,歌女起舞、笑聲生暖,展現出民衆對節日的喜愛。然而筆鋒一轉,「恐絲綸趣召」表達出對王史君可能被朝廷召回的擔憂,最後「倩邦人、挽取遨頭」則生動地流露出當地百姓希望能挽留王史君與民同樂的真摯情感。全詞情景交融,既寫出了元夕的熱鬧歡快氣氛,又巧妙地將對官員的讚美與惜別之情融爲一體,情感真摯且富有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