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仙曲
麻姑王蔡跡已往,望仙亭在孤峯上。朝見五雲飛,暮見五雲歸。
雲飛雲歸自今古,仙來仙去誰可知。勿望仙,望仙目眩徒茫然。
白石可煮誰能言,不愛插翼衝青天。玉池且酌太和酒,一醉壽同天地久。
陶陶與物任浮沉,肯顧霞衣雲組綬。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麻姑:神話傳說中的女仙。
- 王蔡:具體所指不詳,當是與傳說相關之人 。
- 五雲:五色瑞雲,古以爲吉祥徵兆。
- 目眩:眼睛昏花。
- 茫然:渺茫而無所適從的樣子。
- 白石可煮:古代傳說中仙人煮白石爲糧,煮(zhǔ) 。
- 插翼:裝上翅膀。
- 玉池:道家指口。
- 太和酒:一種想象中的、平和純粹之酒 。
- 陶陶:和樂的樣子。
- 霞衣雲組綬:指仙人的服飾,組綬(zǔ shòu) :古人佩玉,用以系玉的絲帶。
翻譯
麻姑和王蔡的遺蹟早已成爲過去,望仙亭孤獨地坐落在孤峯之上。清晨可見五色瑞雲飄飛,傍晚可見那五色瑞雲歸來。雲飛揚雲飄歸,從古至今都是這般景象;仙人來來去去誰又能真正知道呢?不要癡癡地盼望仙人了,望仙只會讓眼睛昏花,最終茫然無所得。傳說中仙人可以煮白石爲糧,可誰能真正說得清楚這回事?人們不該只想着插上翅膀衝向青天。不妨在口中酌飲平和的太和酒,一醉之後,就如與天地同壽般自在。逍遙和樂地順應萬物,隨波浮沉,又怎會去顧及仙人華麗的服飾呢 。
賞析
這首《望仙曲》是一首富有道家思想和浪漫情思的詩作。開篇點明望仙亭的位置,引出對仙人傳說的聯想,通過「朝見五雲飛,暮見五雲歸」描繪出一幅空靈自在的畫面,以雲朵的日常變化來暗示時光的漫長和自然的恆定,也襯托出望仙的虛無縹緲。
「雲飛雲歸自今古,仙來仙去誰可知」直接抒發感慨,質疑仙人傳說的真實性,勸人莫要癡迷於望仙之舉,認爲「望仙目眩徒茫然」,表現了對虛幻之事的清醒認知。
「白石可煮誰能言」進一步說明仙人之事的渺茫難測。而後詩人筆鋒一轉,提出「不愛插翼衝青天」,表明不追求不切實的飛昇,而是主張「玉池且酌太和酒,一醉壽同天地久」,倡導順應自然、享受當下的生活態度,認爲在平凡生活中自得其樂,達到心境的平和,就如同與天地同壽般美妙。最後「陶陶與物任浮沉,肯顧霞衣雲組綬」更是將這種超脫塵世、不慕仙境華麗的心境表達得淋漓盡致。整首詩有對傳說的思考,有對現實生活的珍視,蘊含着深刻的哲理和豁達的人生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