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即事呈修竹

· 黃庚
一室冷於冰,秋高夜氣清。 月窗攙燭影,風葉亂琴聲。 寡慾知身健,安貧覺累輕。 吟邊閒倚竹,誰識此時情。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攙(chān):這裏有「混合、交融」之意,在詩中說月光透過窗戶與燭影交雜在一起。
  • 閒(xián):同「閒」,閒適之意。此句說在吟詩的時候閒適地倚靠在竹子旁。

翻譯

這小小的屋子比冰還要寒冷,秋夜天高,四周的空氣清澈又涼爽。月光照進窗戶,與屋內的燭影相互交織;秋風吹動樹葉的聲音,好似打亂了那悠悠的琴聲。減少慾望後才知道身體如此健康,安於貧困就感覺生活的負擔竟然很輕。我在吟詩之際悠閒地倚靠在竹子邊上,可又有誰能知曉我此刻內心的這份情懷呢?

賞析

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清冷而閒適的氛圍。開篇「一室冷於冰,秋高夜氣清」,直接點明環境的寒冷與秋夜空氣的清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爲全詩定下清冷基調。頷聯「月窗攙燭影,風葉亂琴聲」通過對視覺(月窗燭影)和聽覺(風葉琴聲)的描寫,展現出一幅靜謐又略帶凌亂的畫面,將夜晚的寂靜通過光影和聲音的交織表現得十分生動。

頸聯「寡慾知身健,安貧覺累輕」則由寫景轉入抒情和感悟,在這清冷的秋夜,詩人思考自身,認爲減少慾望能體會到身體的康健,安於貧苦會發覺生活的負擔不再沉重,表達出一種超脫世俗物質的生活態度。

尾聯「吟邊閒倚竹,誰識此時情」,詩人在吟詩的空閒之時倚靠在竹子旁,這份恬淡愜意卻無人能夠理解,流露出一種淡淡的孤獨與對自身情志無人相和的感慨。整首詩情景交融,將秋夜景色與內心感慨完美結合,展現出詩人高潔的品格和超脫的心境 。

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台山人,天台(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爲詩文”。以遊幕和教館爲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餘。晚年曾自編其詩爲《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 436篇诗文

黃庚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