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錦字:前秦竇滔妻蘇蕙曾織錦爲迴文詩寄給丈夫,後以「錦字」指妻子給丈夫的書信。
- 鴛機:織機的美稱。
- 牀砧(zhēn):搗衣石。牀,不是臥具,而是放置砧石的器具。
- 瓜時:《左傳·莊公八年》中說,齊侯派遣連稱、管至父戍守葵丘,瓜熟時前往,約定第二年瓜熟時派人接替。後以「瓜時」指服役期滿的歸期。
翻譯
收起給自己丈夫寫好的書信,走下那精美的織機。在夜晚,仔細擦拭乾淨放置搗衣石的器具,開始搗衣。在遠方征戰騎馬的少年如今身體是否康健呢?約定好的歸期早就過了,如今見到大雁都往南飛了,也不見他回來。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位思婦夜晚搗衣的情景,短短几句便營造出了濃厚的相思氛圍。「收錦字,下鴛機」兩句,簡潔地展現出思婦從停下織錦、寫信,到走下織機的動作,暗示了她心思的轉移,由平素的勞作轉到對遠方行人的深切思念。「淨拂牀砧夜搗衣」一句,寫明瞭時間是夜晚,思婦搗衣之舉既是生活常態,又象徵着她綿延不絕的思念。在這安靜的夜晚,搗衣聲或許寄託着她對遠行丈夫的牽掛。最後兩句,「馬上少年今健否」直接抒發對丈夫身體的擔憂,「過瓜時見雁南歸」則借歸期已過而人未歸,大雁南飛的景象,強化了她的盼歸之情與愁緒,情景交融,將思婦的思念刻畫得具體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