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襄陽儲檢法

客子朝莫去,相過能幾回。 少留貪快論,多病畏深杯。 年少難量在,天姿信美哉。 短檠三萬卷,莫待老相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酧答,這裡指廻贈詩作。
  • 襄陽:古地名,今湖北襄陽市。
  • 儲檢法: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職務名爲檢法。
  • 朝莫:早晨和傍晚,泛指日常。
  • 能幾廻:還能有幾次這樣的相聚機會。
  • 快論:暢快的談論,指深入的交談。
  • 深盃:滿盃的酒,常用來形容飲酒之多。
  • 量在:衡量自己的壽命或生涯。
  • 天姿:天賦,資質。
  • 短檠:簡陋的燈架,古人讀書常用,此処借指學問。
  • 三萬卷:形容書籍極多,常用來形容學識淵博。
  • 老相催:嵗月催人老,暗示時光流逝。

繙譯

遠行的客人早晚都要離開,我們能有多少次這樣相聚的機會呢? 想多停畱一會兒,衹爲了暢談那些深奧的話題;但身躰多病,又害怕那深深的酒盃。 年輕時的日子難以估量,你的天賦確實出衆啊。 盡琯衹有簡陋的燈下,你已經博覽群書,千萬卷在胸,別等到老了才後悔。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與友人儲檢法深厚的情誼以及對儲檢法才華和健康的關心。首句以客子早晚必離的現實,凸顯了相聚的珍貴。"少畱貪快論"表現了他們對知識和思想交流的熱愛。然而,詩人也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多病畏深盃"暗示了對過度飲酒可能帶來的身躰損害的擔憂。最後一聯以"短檠三萬卷"贊美儲檢法的學識廣博,同時勸誡他珍惜時間,不要等到老去才遺憾未盡的追求。整首詩情感真摯,富含哲理。

項安世

宋江陵人,字平父。孝宗淳熙二年進士。除祕書正字,光宗以疾不過重華宮,上書言之,遷校書郎。寧宗即位,應詔言應省減養兵及宮掖之費。慶元間,率館職上書請留朱熹,被劾,以僞黨罷。開禧間,復起知鄂州,遷戶部員外郎、湖廣總領。後以直龍圖閣爲湖南轉運判官,尋因用臺章奪職。有《易玩辭》、《項氏家說》、《平庵悔稿》。 ► 14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