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潘伯寅侍郎極樂寺看花圖卷
西郊密春雲,出門澹塵慮。
陟原得清曠,即麓轉盤互。
㶁㶁循澄流,靄靄見嘉樹。
南直貝子園,北眺西涯墓。
鬱鬱鬘陀林,諸天散香霧。
喬幹膚皵繭,灌叢容妍嫭。
哲王珠榜書,經師松牌句。
侍郎敬愛客,於野集簪屨。
鳴珂傔從屏,行廚觥籌具。
所憾期集遲,絳雪紛委路。
撫柯惓勝賞,駐景讬絹素。
前游值始華,嘉會我未與。
後遊已爛漫,良辰薄春暮。
令姿少長年,畸士艱良遇。
主僧笑我愚,狂華擾真悟。
請圖鎮山門,永敕善神護。
俯仰成今昔,興懷等禊序。
穠華有枯菀,妙墨無朽蠹。
授簡不能辭,竊比寒具汙。
拼音
張之洞
清直隸南皮人,字香濤,又字香巖、孝達,號壺公,又號無競居士,晚號抱冰,又號廣雅。少時工詞章。同治二年進士。光緒初,擢司業,遷洗馬。遇事敢言,曾請斬崇厚,毀俄約。與寶廷、陳寶琛、張佩綸等號爲清流。中法戰爭時任兩廣總督,起用馮子材擊敗法軍。又設廣東水陸師學堂,立廣雅書院,武事與文備並舉,以謀自強。後督湖廣近二十年,籌盧漢鐵路,辦漢陽鐵廠、萍鄉煤礦、湖北槍炮廠,設紡織四局,創兩湖書院等,爲後起洋務派首領。提倡“舊學爲體,新學爲用”,維護封建綱常,反對戊戌變法,作《勸學篇》以明宗旨。庚子之役,參與東南互保,鎮壓兩湖反洋教鬥爭及唐才常自立軍起事。光緒末,擢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兼管學部,定清末教育制度,力謀振興國勢,而爲滿族宗貴所撓,不能有所作爲。卒諡文襄。所作文章典瞻,詩亦淹博沉麗。有《張文襄公全集》。
► 2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