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氏 和樊山韻

黯吟秋。 浮沈身世渺如鷗。 嫩菊爭妍,冷楓狂醉,了無愁。 迎眸。 指江郵。 迢迢白鷺水中洲。 當年此地漂泊,畫船簫鼓聽歌頭。 燕子何處,白雲孤往,海桑百感悠悠。 又橫空蜃氣,波譎雲詭,無地埋憂。 花檻對月觴流。 賢主愛客,樂趣話林邱。 羞空腹、曲遲和柳,字怕題劉。 更尋求。 翠柏澗底停騶。 別館小築瓜牛。 背松寫影,倚竹談詩,渾欲一引千甌。 漫道還鄉好,西風扇底,障面塵浮。 試聽梅花玉笛,訪江城、不是古時樓。 況當澒洞連天,瘴霾蔽野,煙鎖齊州九。 算眼前、朝士誰耆舊。 鐘鼎事、合且稽留。 便小山、桂樹深幽。 問相招、肯到使君不。 向煙波裏,只應讓我,獨理綸鉤。
拼音

張仲炘

張仲炘(1857-1913),字慕京,號次珊,又號瞻園。湖北江夏(今武漢)人。清光緒三年(1877)進士,散館授編修。強學會會員。官至江南道監察御史,江蘇尊經書院山長。張仲炘與“晚清四大家”朱祖謀、王鵬運、鄭文焯等交往甚密。早年在蘇州曾參加鄭文焯組織的壺園詞社,入京後加入咫村詞社及校夢龕詞社,參與“庚子事變”後京師詞人的“春蟄吟”。 ► 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