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兒童作立春貼門詩三首 其一

剪綵宜春勝,泥金祝壽幡。 雪梅同雪鬢,相對兩淩寒。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剪綵:一種民間工藝,用彩色綢布、紙張等剪成各種圖案。
  • 宜春勝:古代立春時婦女們剪制的一種幡形首飾,上貼「宜春」等字樣,戴在頭上,祈願春色宜人 。
  • 泥金:用金粉或金屬粉製成的顏料,用來裝飾箋紙或器物。
  • 祝壽幡:帶有祝福長壽寓意的幡旗,通常用於喜慶場合。
  • 雪鬢:指白色的鬢髮 。
  • 凌寒:冒着寒冷。

翻譯

剪好漂亮的彩紙做成宜春勝,用泥金顏料描繪出祝壽幡。那白雪映襯的梅花,如同我這雪白的鬢髮,兩者相對,一同冒着嚴寒。

賞析

這首詩以兒童視角所作,開篇通過「剪綵」「泥金」描繪出立春時節人們製作各種具有美好寓意飾品的熱鬧場景,展現了傳統習俗的趣味與活力。後兩句「雪梅同雪鬢,相對兩凌寒」意境陡然一轉,將傲雪綻放的梅花與詩人自己雪白的鬢髮聯繫在一起,一「同」字拉近了兩者的距離。梅花與詩人歷經寒冬卻依然堅韌,這種「凌寒」的姿態不僅描繪了冬日的景象,更暗示着一種不懼艱難、堅守自我的品格。詩人借兒童之筆,看似簡單質樸,實則蘊含着複雜豐富的人生感慨,既有對傳統節日氛圍的生動記錄,又有對時光流逝、自我精神堅守的深邃思考 。

范成大

范成大

范成大,字致能,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諡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 20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