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太平院壁間畫山水熟視之有飛動勢殆仙筆也因題
山風不動雲四寂,萬頃波濤生素壁。
三峽夜怒摇星河,九溟晝沸卷霹靂。
誰將江海一筆吞,華陽入硯玄波翻。
靈鼇東轉坤軸動,驚浪出沒蛟與黿。
毫端分寸千萬里,人心之險亦如此。
老僧閲世如閲畫,面壁凝然悟玄理。
嗟余老作汗漫遊,寒光飛動六月秋。
乃知瞿塘在平陸,安得竹葉吹成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毗(pí)陵:古地名,今江蘇常州一帶。
- 熟視:仔細看。
- 殆:大概,幾乎。
- 仙筆:神仙所畫之筆,形容畫技高超。
- 溟(míng):海。
- 黿(yuán):大鱉。
翻譯
山風靜止不動,雲朵四周寂靜,萬頃波濤彷彿在素白的牆壁生出。三峽夜晚憤怒地搖動着星河,九片大海在白天沸騰如同卷着霹靂。是誰將江海一口吞沒,彷彿華陽進入硯臺玄色波浪翻滾。靈鰲向東轉動像大地的軸在動,驚人的浪濤出沒着蛟龍與大鱉。筆端分寸之間就有千萬裏,人心的險惡也像這樣啊。老僧人經歷世事如同觀看這幅畫,對着牆壁靜靜凝視領悟深邃的道理。嘆息我老了還在四處漫無目的地遊蕩,寒冷光芒飛動在六月的秋天。才知道瞿塘峽好像在平地上,怎麼能得到竹葉把它吹成船呢。
賞析
這首詩圍繞太平院壁間的山水畫展開,生動地描繪了畫中壯觀的景象,如沉寂的山風和波濤、夜怒的三峽和沸騰的大海等,展現出宏偉的畫面與氣勢。同時由畫及人,通過畫中的景象聯想到人心之險,富有哲思。「毫端分寸千萬裏」體現了藝術的表現力,「人心之險亦如此」則表達了對世事人心的感慨。最後詩人抒發自己年老仍在漫遊的感慨,並對能否如傳說中用竹葉製成小船流露出一種嚮往與無奈。整首詩意境開闊,在對畫的描繪與感悟中傳達了深刻的情感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