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歸宗寺
匡廬四大刹,各擅幽勝處。
棲賢與秀峯,石泉窮窈奧。
澗流作深碧,交樹不可渡。
亂山漸合沓,倉翠紆無路。
嶺開見歸宗,昭曠豁雲霧。
高標跨金輪,寶塔疑神造。
倒影入南海,長風灑印度。
精宇漸增修,梵唄搖天暮。
一節苾芻廚,山簌亦可茹。
我佛發金箆,人天作導護。
達哉貫休僧,共參玉版悟。
我最愛趙州,奇特發妙趣。
此心如頑石,入地若可住。
願懷清淨理,宗風亦不誤。
曉發問蓮社,遠公應我顧。
拼音

康有爲
清廣東南海人,初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更生、更甡,別署西樵山人、天遊化人。光緒二十一年進士。十四年,首次上書光緒帝,建議變法。後在廣州萬木草堂講學,倡今文經學,借鼓吹孔子託古改制,言變法改良。二十一年《馬關條約》簽訂,有爲聯合在京會試舉人一千三百餘人上書清帝,要求拒籤和約、遷都抗戰、變法圖強。中進士,授工部主事,不就。組織《強學會》,編印《中外紀聞》等,鼓吹變法維新。二十四年,得光緒帝召見,促成“百日維新”。戊戌政變起,逃亡國外。後持保皇立場,反對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後,曾與張勳共謀復辟帝制。有《新學僞經考》、《孔子改制考》等。
► 180篇诗文
康有爲的其他作品
- 《 挽谭嗣同联 》 —— [ 清 ] 康有爲
- 《 華首臺 》 —— [ 清 ] 康有爲
- 《 秋尋碧雲寺失道夜宿田家 》 —— [ 清 ] 康有爲
- 《 錫蘭再訪佛跡數處其塔殿最莊嚴者皆千年物非佛跡也自晏那拉積布拉外楞伽真跡近在歐林布二十里者迦利膩圓塔頗 》 —— [ 清 ] 康有爲
- 《 辛亥夏五月自香港重游日本寓任甫須磨雙濤園築室同居與任甫離居者十三年檳榔嶼香港一再見亦於今八年矣兒女生 》 —— [ 清 ] 康有爲
- 《 那釐利在錫蘭山顛六千尺開大原有湖多花不暑風景佳絕當爲南洋諸島最勝處 》 —— [ 清 ] 康有爲
- 《 挽蔡锷联 》 —— [ 清 ] 康有爲
- 《 論書絕句十五首 》 —— [ 清 ] 康有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