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安道學士知崇州

一麾輕去奉蘭羞,共惜清賢豈易求。 筮易暗驚鳴鶴遠,賦詩深望白駒留。 古來經緯心皆曉,閒處光陰發半秋。 長孺之才同吏隱,相寬頻上海邊樓。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古代指揮軍隊的旗子。
  • 蘭羞:佳餚。
  • 筮易:用蓍草占卜。「筮」讀 shì。
  • 白駒:比喻賢能的人。

翻譯

揮動一下旌旗輕鬆離去帶着佳餚,都嘆息清正賢能之士豈是那麼容易尋求。占卜時暗暗驚訝賢能的人像鳴鶴般遠去,作詩深深盼望賢能之人能留下來。自古以來經天緯地這心思都知曉,悠閒之處時光已過去大半秋天。孫長孺的才能如同官吏隱居,相互寬慰頻頻登上那海邊的高樓。

賞析

這首詩是范仲淹送別吳安道學士去崇州任職時所作。詩中表達了對吳安道這位賢能之士離開的不捨,強調了他的難得。通過「筮易暗驚鳴鶴遠」等句,既寫出了別離的惆悵,又含有對其前途的祝福與期望。同時「古來經緯心皆曉」讚美了友人的才能。最後提及與友人之間的情誼,在這種離別情境下互相寬慰,展現出一種豁達的心境。整體意境既帶着離別之愁緒,又有對友人的讚美和珍惜之情。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生於武寧軍(治所徐州)(一說河北真定府)。祖籍邠州(今陝西省彬縣),先人遷居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唐朝宰相範履冰的後人。他爲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1052年(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終年64歲。是年十二月葬於河南伊川萬安山,諡文正,封楚國公、魏國公。有《范文正公全集》傳世,通行有清康熙歲寒堂刻版本,附《年譜》及《言行拾遺事錄》等。 ► 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