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韓瀆殿院出守岳陽

仕宦自飄然,君恩豈欲偏。 才歸劍門道,忽上洞庭船。 墜絮傷春目,舂濤廢夜眠。 岳陽樓上月,清賞浩無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仕宦:指做官。
  • 君恩:指皇帝的恩情。
  • 劍門:山名,在四川。
  • 洞庭:洞庭湖。

翻譯

在仕途爲官自然灑脫自在,皇帝的恩情哪會有偏私呢。剛剛從劍門道歸來,忽然又登上了前往洞庭湖的船。飄落的柳絮傷害着春天的眼睛,春天江濤的聲音讓夜晚難以入眠。岳陽樓上的明月,清幽的觀賞起來真是廣闊無邊啊。

賞析

這首詩寫出了友人韓瀆殿院出守岳陽這一行程,既體現了友人仕途經歷的豐富,又描繪了途中的景色與感受。「仕宦自飄然」一句表現出了友人對待仕途較爲淡然的態度。「墜絮傷春目,舂濤廢夜眠」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了春天景色對人的影響,同時也烘托了一種微妙的情緒。最後以「岳陽樓上月,清賞浩無邊」收束,營造出了一種壯闊而又清幽的意境,讓人感受到岳陽樓上賞月時的美妙氛圍。整體意境優美,用詞精準,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關切與祝福。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生於武寧軍(治所徐州)(一說河北真定府)。祖籍邠州(今陝西省彬縣),先人遷居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唐朝宰相範履冰的後人。他爲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1052年(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終年64歲。是年十二月葬於河南伊川萬安山,諡文正,封楚國公、魏國公。有《范文正公全集》傳世,通行有清康熙歲寒堂刻版本,附《年譜》及《言行拾遺事錄》等。 ► 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