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船行入資州
憶昨臥碧山,蒼蒼叢桂間。白雲爲屏石爲枕,綠蘿長掛明月閒。
忽乘輕舟泛江水,山月隨人還在此。白鷺驚飛宿靄間,青山倒臥滄波砥。
此時孤棹發中流,川后停波聽棹謳。不學子猷中夜返,欲乘明月向資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資州:地名。
- 蒼蒼:形容茂盛的樣子。
- 綠蘿:一種植物。
- 閒:同「閒」,閒暇。
- 棹謳:船歌。
- 子猷:王徽之,字子猷,晉代書法家。
翻譯
回憶昨日躺在碧綠的山間,在那茂密的桂樹叢中。白雲當作屏風石頭當作枕頭,綠蘿長長的懸掛着在明月的閒暇之時。忽然乘坐輕快的小船行駛在江水中,山間的明月依舊隨着人還在這裏。白鷺受驚飛起在夜霧之間,青山倒臥在青綠色波浪的岸邊。此時孤獨的船槳划動在江中心,江神停了波浪聽着船歌。不像王徽之半夜返回,想要乘着明月去往資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月夜行舟的美妙畫卷。詩人開篇回憶曾在山間與自然爲伴的美好場景,接着寫乘船於江上,明月依舊相伴,意境清幽。白鷺驚飛、青山倒臥等描寫生動而形象,增添了畫面的動態感。行舟中流時,聽見船歌,展現出寧靜而愜意的氛圍。最後提及不像子猷半夜返回,而要趁着月光去往資州,體現出詩人對這次行程的獨特感受與期待。整體語言優美,情景交融,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那月夜行舟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