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登臨眺東渚,始覺太虛寬。海天相接,潮生萬里一毫端。滔滔怒生雄勢,宛勝玉龍戲水,盡出沒波間。雲浪番雲腳,波卷水晶寒。
掃方濤,卷圓嶠,大洋番。天垂銀漢,壯觀江北與江南。借問子胥何在,博望乘槎仙去,知是幾時還。上界銀河窄,流瀉到人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渚:東邊的小洲。渚(zhǔ)。
- 太虛:指天,天空。
- 毫端:細毛的末端,比喻極細微之處。
- 方濤:方形的波濤。
- 圓嶠:圓形的山。嶠(qiáo)。
- 大洋番:廣闊的海洋。
- 銀漢:銀河。
- 子胥:伍子胥。
- 博望:指張騫,封博望侯。
- 槎:木筏。槎(chá)。
翻譯
登上高處眺望東邊的小洲,才感覺到天空是如此寬闊。大海與天空相互連接,潮水涌起在萬里之外也如細微之處。滔滔潮水涌起雄偉的氣勢,彷彿勝過玉龍在水中嬉戲,在波浪之間出沒。雲朵如波浪般翻動着雲腳,波浪翻卷着帶着水晶般的寒意。 掃過方形的波濤,捲過圓形的山,廣闊的海洋翻動着。天空中垂下銀河,江北和江南都顯得很壯觀。試問伍子胥在哪裏,張騫乘坐木筏仙去之後,知道什麼時候回來。天上的銀河狹窄,流淌瀉到人間。
賞析
這首詞生動地描繪了登高所見的壯闊海景。從廣闊的天空到洶涌的海潮,從翻卷的雲朵到浩渺的銀河,展現出大自然的雄偉與奇幻。詞中以各種形象的描寫,如「海天相接」「宛勝玉龍戲水」等,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那宏偉的景象和磅礴的氣勢。同時提到歷史人物伍子胥、張騫,增添了幾分歷史的厚重感和神祕感。整體意境開闊,氣勢恢宏,用詞豪邁,具有較高的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