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瞰(kàn)**:從高處往下看。
- **微茫:模糊不清、渺茫的樣子 。
- **打圍:圍繞,此處指羣山環繞。
- **磯(jī)**:水邊突出的岩石或石灘。
- **驚湍:洶涌的急流。
翻譯
站在望州山的山頭,感覺天空都向四周低垂下來。向東俯瞰能看到夷陵,向西能看到秭歸。峽江在遠方模糊渺茫,細小得如同一條絲帶,江外的千萬山峯青青翠翠,像是圍成了一個圈把此處圍繞。黃牛廟的磯石像是被利劍劈開一般,想要去看一看那洶涌的白色急流,如同老虎的鬍鬚一樣。不管是走水路還是陸路,行程都充滿了艱難險阻,怎麼能夠像鳥兒一樣擁有翅膀自由往來呢。
賞析
這首詩開篇以「望州山頭天四低」的誇張描寫,凸顯望州山之高聳,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 。「東瞰夷陵西秭歸」,詩人通過描寫自高山之巔東、西兩個方向的廣闊視野,將地理位置清晰點出,展現出畫面的宏大。「峽江微茫細如帶,江外千峯青打圍」,把峽江比作細帶,又以千峯環繞的景象,將山水相依的美妙畫卷細膩地呈現出來,視覺上的大和小形成鮮明對比。「黃牛廟磯石如劈,想看驚湍虎鬚白」則聚焦於黃牛廟處的磯石和奔騰的江水,將磯石的險峻、江水的湍急刻畫得生動形象。最後「水行陸走俱險艱,安得如鳥有羽翼」由眼前景轉到自身的感慨,抒發了詩人面對山水險阻,渴望獲得自由自在輕鬆出行方式的心情,讓全詩在寫景之上更增添了一層情感的深度和韻味,使讀者能深切感受到詩人當時的心境。整首詩寫景壯闊而細膩,抒情自然真實,情景交融,富有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