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梁王席送張岐州
秦雞常下雍,周鳳昔鳴岐。
此地推雄撫,惟良寄在斯。
家傳七豹貴,人擅八龍奇。
高傳生光彩,長林歎別離。
天人開祖席,朝寀候征麾。
翠帟當郊敞,彤幨向野披。
芃芃秋麥盛,苒苒夏條垂。
奏計何時入?臺階望羽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秦雞常下雍:秦雞:秦國的雞,這裏借指岐州地域,因古岐州地區屬秦地。下雍:指在雍州之地。雍,古代九州之一。
- 周鳳昔鳴岐:周鳳:周朝時的鳳凰。鳴岐:傳說周朝興起時,有鳳凰在岐山鳴叫。岐,岐山,在今陝西岐山縣東北。
- 推雄撫:推:推舉,薦舉。雄撫:傑出的安撫者,指擔當重要地方官職能治理好地方的人。
- 惟良:賢良的人。
- 家傳七豹貴:七豹:典出《南史·王彧傳》,王彧兄弟七人並有才望,時人以比竹林七賢,號曰「七豹」。這裏用來誇讚張岐州出身名門。
- 人擅八龍奇:八龍:東漢荀淑有子八人,皆有才德,人稱「八龍」 。這裏亦用來讚譽張岐州出衆不凡。
- 高傳(zhuàn):高尚人家的傳舍(古時供行人休息住宿的處所 )。
- 天人:指皇帝 。
- 祖席:餞行的宴席。
- 朝寀(cǎi):朝廷官員。寀,同「採」,官員。
- 徵麾(huī):指徵人之車,出征(此指赴任)人車上的旗幟。
- 翠帟(yì):翠色的帳幕。帟,小帳幕。
- 彤幨(chān):紅色的帷幕。
- 芃芃(péng):草木茂盛貌。
- 苒苒(rǎn):形容草木茂盛。
- 奏計:指地方官員向朝廷呈送計簿。
- 臺階:舊指三公之位,這裏代指朝廷。
- 羽儀:指美好的儀態,這裏指傑出的人才,也代指張岐州。
翻譯
傳說秦地的雞常常棲息在雍州之地,周朝時鳳凰曾在岐山歡快鳴叫。這裏一直推舉能擔當重任的賢良去治理安撫,傑出的人才就寄託在此啊。你家傳承着如「七豹」般尊貴的身世,你個人擁有似「八龍」般出色的才華。這高尚人家的傳舍因你而生光彩,在這綿長的樹林邊我們感嘆着即將的別離。皇帝爲你舉行離別餞行的盛大宴席,朝廷衆官員都來等候爲你出行的車輛送別。翠色的帳幕在城郊寬敞地展開,紅色的帷幕向着田野披掛開來。秋日的麥子正長得鬱鬱蔥蔥,夏日的枝條輕柔地低垂着。不知你何時呈送計簿入朝啊?朝廷盼望着你這樣傑出的人才呢。
賞析
這首詩是沈佺期在夏日梁王的宴席上爲送友人張岐州赴任而作。開篇「秦雞常下雍,周鳳昔鳴岐」運用典故,從歷史角度渲染岐州這片土地富有祥瑞與顯赫的過往,爲下文誇讚張岐州赴任於此做鋪墊。「此地推雄撫,惟良寄在斯」直接點明張岐州被委以重任、治理岐州的重要性和其自身賢良的品質。接着 「家傳七豹貴,人擅八龍奇」 又以典故進一步突出他顯赫的出身和出衆才華。「高傳生光彩,長林嘆別離」 則將氛圍從對友人的誇讚轉至離別情緒,表現出餞別時的不捨。後幾句 「天人開祖席……彤幨向野披」描寫了餞行場面的盛大隆重,皇帝操辦,官員相送,帳幕帷幕等場景描繪,盡顯排場。「芃芃秋麥盛,苒苒夏條垂」 通過描繪眼前所見的夏日景色,襯托心境,又帶有對友人赴任後地方繁榮的美好祝願。最後「奏計何時入?臺階望羽儀」以期望友人早日入朝,表達對其政績的期待和朝廷對賢才的渴盼。整首詩用典巧妙,既對友人的才德和出身極力讚譽,又營造出送別時隆重而略帶傷感的氛圍 ,體現沈佺期詩歌工整對仗、辭藻華麗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