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先生 王迥見訪

閑歸日無事,雲臥晝不起。 有客款柴扉,自云巢居子。 居閑好芝朮,采藥來城市。 家在鹿門山,常遊澗澤水。 手持白羽扇,脚步青芒履。 聞道鶴書徵,臨流還洗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款柴扉(款:敲,叩。讀音:kuǎn)
  • 巢居子:指隱居者。
  • 芝術(芝:靈芝。術:白朮,一種中藥材。讀音:zhī shù)
  • 鹿門山:在今湖北襄陽市東南。
  • 青芒履:一種草鞋,用芒草編織而成。
  • 鶴書:又稱鶴頭書,指詔書。這裏指朝廷徵聘賢士的詔書。
  • (徵:徵聘。讀音:zhēng)

翻譯

閒適歸來每日沒什麼事,白天躺着看雲不想起來。有客人敲着柴門,自稱是隱居之人。他住在清閒之地喜愛靈芝白朮,到城市裏來是爲了採藥。家在鹿門山,常常在山澗水澤邊遊玩。手中拿着白色的羽扇,腳上穿着青色的芒鞋。聽說朝廷有徵聘賢士的詔書,面對流水還去洗耳表示不願出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隱居者的形象和生活。詩的開頭,孟浩然通過描寫自己閒適的生活狀態,爲下文客人的出現做鋪墊。接着,客人自稱巢居子,表明了他的隱居身份,他採藥的行爲和對鹿門山的描述,進一步展現了他的隱士生活。詩中對巢居子的外貌描寫,如手持白羽扇,腳步青芒履,使他的形象更加鮮明。最後兩句,通過巢居子對朝廷徵聘的態度,表現了他對隱居生活的堅定和對世俗功名的不屑。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幽,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超脫態度。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