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紅:指房屋建築上塗色的顏料,這裏借指新建的房屋裝飾色彩。
- 鄒枚: 鄒(zōu)指鄒陽, 枚(méi)指枚乘,都是漢代著名的辭賦家,此處用來比喻一同餞別的嘉賓才華出衆。
- 別酒:餞行的酒。
- 離歌:送別的歌。
- 扁舟:小船。
翻譯
新建房屋上窗戶的青紅顏色彷彿還帶着溼氣,而主人已然定下了歸期。在座的賓客都是才華橫溢之人,如此盛大的聚會,日後應當會被大家銘記。餞行的美酒滿滿地勸飲,離別的歌曲別唱得那麼着急。明日我將乘坐着小船駛入清幽的溪流,在千里之外我們共賞同一輪美好的明月。
賞析
這首詞是張孝祥赴桂州任職期間,同僚爲其餞別時所作。上闋開篇將新建房屋尚帶溼氣與主人已定歸期對照,有一種時光倉促之感。「坐中賓客盡鄒枚」 用典巧妙,讚譽了一同餞別的賓客才華斐然,描繪出此次餞別聚會的高規格、高質量,也爲聚會營造出優雅的氛圍,引出 「盛事它年應記」,強調此次聚會的難忘與珍貴。 下闋着重寫餞別時的情感。「別酒深深但勸,離歌緩緩休催」,細膩地刻畫了餞別時的場景與情感。深深勸飲的別酒,體現出同僚間的深厚情誼;緩緩休催的離歌,又透露出衆人對離別不捨,不忍心讓分別來得太快。最後 「扁舟明日轉清溪。好月相望千里」 兩句,從眼前餞別轉向想象中明日的離別情景與別後的遙遠思念。小船駛入清溪,畫面清新而略帶惆悵; 「好月相望千里」 營造出一種空靈的意境,雖人各一方,但明月可以傳遞彼此的思念,讓這份情誼跨越千里,將深厚的惜別之情表達得委婉而深沉 ,情感真摯動人,餘味悠長。

張孝祥
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字安國,別號於湖居士,漢族,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 ,生於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少年時闔家遷居蕪湖(今安徽省蕪湖市)。唐代詩人張籍之七世孫;父張祁,任直祕閣、淮南轉運判官。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張孝祥廷試,高宗(趙構)親擢爲進士第一,授承事郎,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由於上書爲岳飛辯冤,爲權相秦檜所忌,誣陷其父張祁有反謀,幷將其父下獄。次年,秦檜死,授祕書省正字。歷任祕書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宋孝宗時,任中書舍人直學士院。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張浚出兵北伐,被任爲建康留守。又爲荆南湖北路安撫使,此外還出任過撫州,平江,靜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長官,頗有政績。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以顯謨閣直學士致仕。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於蕪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僅三十八歲。張孝祥善詩文,尤工詞,才思足敏,詞風清俊爽朗,佳處直逼東坡。史稱其「嘗慕東坡,每作爲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念奴嬌·過洞庭》見其本領。今存《於湖集》四十卷、《於湖詞》一卷。《全宋詞》輯錄其詞二百二十三闋。
► 6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