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月/念奴嬌

· 張炎
行行且止。把乾坤收入,篷窗深裏。星散白鷗三四點,數筆橫塘秋意。岸觜衝波,籬根受葉,野徑通村市。疏風迎面,溼衣原是空翠。 堪嘆敲雪門荒,爭棋墅冷。苦竹鳴山鬼。縱使如今猶有晉,無復清遊如此。落日沙黃,遠天雲淡,弄影蘆花外。幾時歸去,剪取一半煙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行行且止:走走停停。行,行走;且,暫且、姑且。
  • 乾坤:天地。
  • 篷窗:船窗。
  • 星散:像星星一樣分散。
  • 岸觜(zuǐ):指岸邊突出的地方 。觜,鳥類的嘴,這裏引申爲突出的地方。
  • 爭棋墅冷:出自東晉謝安在別墅與客人下棋,指揮淝水之戰獲勝的故事。這裏用這個典故,感嘆往昔繁華熱鬧處如今已冷落。
  • 山鬼:傳說中的山中怪物。
  • 清遊:清雅游賞。
  • 弄影:指物動使影子也隨着搖晃或移動

翻譯

一路走來走走停停,把天地的廣闊之景都收納進這小小的船窗之中。幾隻白鷗如星星般零散點綴,寥寥幾筆便勾勒出橫塘的秋意。岸邊突出的地方迎着波浪衝擊,籬邊堆積着飄落的樹葉,一條荒僻的小路通往村莊集市。微風迎面吹來,衣服被打溼原來是那空靈翠綠的山間水汽。

可嘆啊,曾經那像謝安下棋那般熱鬧的地方如今門庭荒蕪,苦竹叢中彷彿傳出山鬼的啼叫聲。即便如今還有像晉代那般的時代,也不會再有如此清雅悠閒的遊玩了。落日餘暉把沙地染成金黃,遠處的天空雲朵淡薄,蘆花在風中搖曳,它的影子在水面上移動。什麼時候能回去呢,真想截取這一半的迷離煙水之景長存心間。

賞析

這首詞描繪出一幅清幽冷寂的秋日行舟圖。上闋側重寫景,詞人通過船行所見,從大處着筆描繪遠景如乾坤之景,又細膩刻畫了白鷗、岸觜、籬根等近景,將秋景的蕭索與靜謐展現得淋漓盡致,「疏風迎面,溼衣原是空翠」句將山間獨特的空靈清新之感帶給讀者。下闋則由景入情,運用「爭棋墅冷」等典故,借歷史遺蹟的興衰抒發對往昔繁華不再的感慨,對世事變遷的惆悵盡顯其中。同時,詞中「落日沙黃,遠天雲淡,弄影蘆花外」三句再次寫景,以景結情,營造出一種悠悠不盡的意境,表達了詞人雖然沉醉於這煙水美景,但又心中悵然若失,渴望歸鄉隱世的複雜情感 ,整首詞情景交融,語言清麗,婉轉動人,是張炎詞作風格的典型體現 。

張炎

張炎,南宋最後一位著名詞人,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祖籍鳳翔成紀(今甘肅天水),寓居臨安(今浙江杭州)。貴族後裔(循王張俊六世孫),前半生富貴無憂。1276年元兵攻破臨安,南宋亡,張炎祖父張濡被元人磔殺,家財被抄沒。此後,家道中落,貧難自給,曾北遊燕趙謀官,失意南歸,長期寓居臨安,落魄而終。 ► 3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