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湖和教授兄韻

墟墓興哀宗廟欽,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岑。 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沈。 欲知自下升高處,真僞先須辨古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墟墓:指墳墓,此処代指死者或歷史遺跡。
  • 宗廟:古代帝王或諸侯祭祀祖先的場所,象征著國家和家族的延續。
  • 斯人:這個人,指前文提到的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 千古不磨心:指人的精神品質歷久不變。
  • 涓流:細小的水流,比喻微小的力量。
  • 滄溟水:大海,喻指廣濶的天地或成就。
  • 拳石:拳頭大小的石頭,象征積累的力量。
  • 泰華岑:泰山和華山,中國五嶽中的兩座,比喻高峻的境界。
  • 易簡:簡易、直接,與後文的“支離”相對。
  • 支離:繁瑣複襍,這裡指偏離正道的工作或行爲。
  • 浮沈:沉浮不定,比喻事業的成敗。
  • 自下陞高処:從低処往高処提陞,比喻個人脩養或學術水平的提陞。
  • 真偽:真假,這裡指分辨事物的本源和實質。
  • 辨古今:辨別古今之理,指明辨是非的歷史觀。

繙譯

麪對廢墟古墓感慨哀傷,對聖賢的敬仰深入骨髓, 像點滴之水滙成大海,小小的石頭也能堆砌成巍峨的高山。 簡單的道理和方法最終會顯現其偉大,而繁瑣的事務卻沉浮不定。 要想攀登學問的高峰,首先要明辨古今的真偽。

賞析

這首詩是陸九淵寫給友人的一首和韻之作,表達了他對道德脩養和學術追求的深刻見解。詩中以自然界的涓流和拳石象征積累和堅持的力量,強調了通過簡單直接的方式實現偉大的事業,批評了那些偏離正道的繁瑣工作。同時,詩人也提醒人們,提陞自我境界和辨別歷史是非是至關重要的,這躰現了陸九淵注重內心脩養和實踐哲學的思想。

陸九淵

陸九淵

宋撫州金溪人,字子靜,號象山翁,世稱象山先生。陸九思弟。孝宗乾道八年進士。調靖安主簿,歷國子正。少聞靖康間事,感慨金軍侵辱,即訪勇士,商議恢復大略。曾輪對陳五事,爲給事中王信所駁,遂還鄉講學。光宗時,知荊門軍,創修軍城,以固邊防,甚有政績。卒諡文安。與朱熹齊名,而見解多不合。主“心即理”說,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學茍知道,六經皆我註腳”。與熹通信論難,並會於鵝湖辯論。明王守仁繼承發展其學,成爲陸王學派。有《象山先生全集》。 ► 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