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梅塢圖

我曾到梅塢,正自畫不如。 是處有風月,君無懷故居。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無特別難以理解的詞語。

翻譯

我曾經到過梅塢,感覺真是自己所畫比不上。到處都有清風明月,你不要心懷過去的居所。

賞析

這首詩語言簡潔質樸。首句敘述作者曾到過梅塢的經歷,次句通過「畫不如」表達出梅塢景色之美難以描繪。最後兩句描繪了梅塢處處有風月美景,勸人不要留戀過去的居處,有享受當下美景、豁達灑脫之意。整首詩雖短小,卻傳達出一種對梅塢風光的欣賞以及一種對人生的豁達態度。

張孝祥

張孝祥

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字安國,別號於湖居士,漢族,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 ,生於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少年時闔家遷居蕪湖(今安徽省蕪湖市)。唐代詩人張籍之七世孫;父張祁,任直祕閣、淮南轉運判官。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張孝祥廷試,高宗(趙構)親擢爲進士第一,授承事郎,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由於上書爲岳飛辯冤,爲權相秦檜所忌,誣陷其父張祁有反謀,幷將其父下獄。次年,秦檜死,授祕書省正字。歷任祕書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宋孝宗時,任中書舍人直學士院。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張浚出兵北伐,被任爲建康留守。又爲荆南湖北路安撫使,此外還出任過撫州,平江,靜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長官,頗有政績。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以顯謨閣直學士致仕。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於蕪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僅三十八歲。張孝祥善詩文,尤工詞,才思足敏,詞風清俊爽朗,佳處直逼東坡。史稱其「嘗慕東坡,每作爲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念奴嬌·過洞庭》見其本領。今存《於湖集》四十卷、《於湖詞》一卷。《全宋詞》輯錄其詞二百二十三闋。 ► 6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