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永巷:幽深的小巷。
- **蔓草:蔓延生長的草。
- **荒煙:荒野的煙霧,形容環境淒涼。
- **論聖賢:「聖賢」在古代指清酒和濁酒,這裏「一樽不復論聖賢」意思是不再有心情去分辨酒的好壞。
翻譯
幽深小巷邊疏落的樹林裏,棲息的鳥兒紛紛歸巢。幽靜的花朵和蔓延的野草,籠罩在悽慘又荒冷的煙霧中。寒食節過後,四周靜悄悄的,幾乎聽不到人的話語聲。在黃昏到來之前,時不時有雨點飄落。獨自坐着,哪裏還能尋得歡聲笑語?(如今)一杯酒下肚,也不再去分辨酒的好壞優劣。酒喝得暢快後,縮在被子底下,只聽到房屋頂上浩浩蕩蕩的南風在瘋狂呼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寒食節傍晚從役所歸來後的所見所感,營造出一種孤寂、清冷、淒涼的氛圍。首聯「永巷疏林棲鳥還,幽花蔓草慘荒煙」通過巷林荒煙、幽花蔓草等荒涼的自然景象,奠定了全詩的悲涼基調,同時棲鳥歸巢也從側面烘托出詩人內心的孤獨,鳥尚且能歸巢,而自己在這荒冷之地卻空有落寞。
頷聯「悄無人語寒食後,時有雨點黃昏前」進一步渲染寂靜的氛圍,寒食節本就有冷寂之感,無人言語的環境加上黃昏前飄落的雨點,使場景更添黯淡、憂愁。
頸聯「孤坐何從得言笑,一樽不復論聖賢」則直接抒發詩人的情感,孤坐時難以有愉悅的笑聲,對酒也早已沒了品鑑的興致,突出了他內心的寂寥和消沉。
尾聯「酒酣縮首絮衾底,屋頭浩浩南風顛」描寫詩人酒酣後無奈地躲在被子裏,外面狂風大作,一靜一動相互映襯,進一步強調了詩人環境的惡劣和他內心的無助,展現了詩人在清冷處境中的孤獨自處與煩悶愁緒 。整首詩情景交融,細膩地傳達出詩人彼時落寞、抑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