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烏江

· 趙奉
曉望泰山雲,暮飲烏江水。 雲水寄萍蹤,何日歸根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xiǎo)**:早晨。
  • **(mù)**:傍晚。
  • **萍蹤(píng zōng)**:像浮萍的蹤跡一樣,比喻行蹤不定、漂泊無依 。

翻譯

早晨擡頭眺望泰山上的雲霞,傍晚時又在烏江邊上小酌。那飄動的雲朵與流淌的江水啊,承載着我如浮萍般漂泊不定的行蹤,可是到底哪一天才能回到那魂牽夢繞的歸處呢?

賞析

這首《過烏江》短短二十字,卻勾勒出一幅飽含詩人複雜情感的畫卷。開篇「曉望泰山雲,暮飲烏江水」,先從時間與地點上形成鮮明對比的畫面,一早一晚,一山東一烏江,時空跨度極大,讓讀者感受到詩人行程匆匆,四海漂泊的狀態。接着「雲水寄萍蹤」,巧妙運用比喻,將自己漂泊的行蹤比作隨波逐流的浮萍,依託於雲水之間,生動形象地展現出詩人漂泊不定、居無定所的孤獨與淒涼。而「何日歸根處」這一問,凝聚了詩人的思鄉之情與對安穩生活的熱切期盼,陡然深化了詩作的情感深度,引發讀者對於人生漂泊與迴歸這一永恆主題的共鳴 。整首詩語言簡潔卻意境深遠,用質樸的筆觸寫出了人們內心深處漂泊無依的感慨與對歸宿的深切向往。

趙奉

趙奉,以兵部右丞兼真和諸路招討使。二十年,因岳飛下獄憂憤而卒。諡忠允。有《五雲清唱》、《風雅遺音》等,已佚。事見《五雲趙氏宗譜》卷一八。今錄詩四首。 ► 4篇诗文

趙奉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