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荷葉

欲暑還涼,如春有意重歸。春若歸來,任他鶯老花飛。輕雷澹雨,似晚風、欺得單衣。檐聲驚醉,起來新綠成圍。 回首分攜。光風冉冉菲菲。曾幾何時,故山疑夢還非。鳴琴再撫,將清恨、都入金徽。永懷橋下,系船溪柳依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欲暑還涼:天氣想要變得炎熱,卻又轉而涼爽。
  • 輕雷澹(dàn)雨:輕微的雷聲,細細的雨絲。「澹」,同「淡」,形容雨不大。
  • 檐聲:屋檐滴雨的聲音。
  • 分攜:分別,分離 。
  • 光風冉冉菲菲:「光風」,雨後初晴時的和風。「冉冉」,形容時光逐漸流逝。「菲菲」,花草茂盛、香氣濃郁的樣子,這裏形容美好的景色。
  • 故山:故鄉的山,借指故鄉。
  • 金徽:琴上系弦之繩,後亦指琴面標記音位的徽點,這裏指代琴。

翻譯

天氣彷彿想要步入暑熱,卻又再次涼爽起來,就好像春天有意重新返回人間。要是春天真的回來,任憑那黃鶯啼叫,繁花凋零。輕微的雷聲伴着稀落的雨點,就好像傍晚的涼風故意欺負我只穿着單薄的衣裳。屋檐的滴水聲把我從醉意中驚醒,起身一看,四周已被新綠環繞。

回首當初與你分別的情景。那微風輕拂,花草繁盛、香氣四溢。可曾想過,過去的時光已經遠去,故鄉就像是在夢裏一般,難以分辨是真是幻。再次輕撫琴絃,我把滿心的清愁遺憾,都融入這琴音之中。永遠難忘那橋下,溪柳輕柔地隨風飄搖,曾經我們的小船就係在那裏 。

賞析

這首《新荷葉》表達了詞人複雜的情感。上闋描繪了天氣與景色,「欲暑還涼,如春有意重歸」營造出一種時光仿若迴轉的奇妙氛圍,細膩地刻畫了環境變化。「輕雷澹雨」「檐聲驚醉」等寫景語句,動靜結合,讓讀者身臨其境感受環境的變化與詞人醉後的朦朧與清醒。新綠成圍景色雖美,卻也爲下文的感慨埋下伏筆。

下闋轉入情感抒發,回憶當初分別場景「回首分攜。光風冉冉菲菲」,曾經美好與現在的孤單形成鮮明對比。「故山疑夢還非」生動地表現出詞人對故鄉的思念,又帶有一種對往昔經歷的不確定感。「鳴琴再撫」一句則藉助撫琴來抒發內心的愁緒。結尾「永懷橋下,系船溪柳依依」描繪出一幅極具畫面感又充滿惆悵的畫面,以景結情,將詞人的思念、遺憾等諸多情感融入到這依依柳景之中,言有盡而情無盡,委婉含蓄地表達出詞人對過去種種的難忘與眷戀。整首詞情景交融,以細膩筆觸將身世之感與自然風光相融合,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沉的情感體驗 。

趙彥端

宋宗室,字德莊,號介庵。高宗紹興八年進士。授錢塘縣簿,遷建州觀察推官,知餘幹縣,爲政簡易。進吏部員外郎,太常少卿。孝宗乾道間,以直寶文閣知建寧府,遷浙東提刑,官至朝奉大夫。工詩詞。有《介庵集》、《介庵詞》。 ► 1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