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叔示及聖俞酬答因奉和寄聖俞
吾友多稱君,思見寒附火。
氣溫玉開籍,才敏鏃加笴。
嘗於師魯書,言詞屢及我。
乖疏久益新,慕合迎已可。
奈何縻組綬,無路動車輠。
近乃得百篇,能詩今信果。
清寒水石舂,怪險蛟螭鎖。
遠念煙鴻去,呈妍露葩娜。
古人雖已矣,風流未應墮。
東來勿後期,山桃綴紅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聖俞:指梅堯臣,字聖俞。
- 寒附火:形容急切想得到溫煖。
- 玉開籍:像玉一樣打開書籍,比喻才思敏捷。
- 鏃(zú):箭頭。
- 笴(gě):箭杆。
- 師魯:尹洙的字。
- 乖疏:分別,疏遠。
- 縻(mí):系住。
- 組綬:系官印的絲帶。
- 車輠(guǒ):古代車上的零件。
繙譯
我的朋友們大多稱贊你,想著見到你就像寒冷時靠近火。你的氣質就像玉打開書籍那樣溫潤,才華敏捷如箭頭安裝在箭杆上。曾經在給師魯的信中,言辤屢次提到我。我們分別久了感情反而更加新鮮,對你的傾慕迎郃近乎可以了。無奈被官職的綬帶束縛,沒有辦法像車那樣活動。近來你寫了百篇作品,能寫詩確實有成果。清寒如同水沖石頭,怪險好似蛟螭被鎖。思唸那遠去的鴻雁,呈現出的美麗如露出的花朵婀娜。古人雖然已經不在了,但風度才華不應衰落。你從東邊來不要晚了,山上的桃子已點綴著紅色的顆粒。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蔡襄對友人梅堯臣的贊美和思唸之情。詩中通過描述友人的氣質、才華,以及與自己的情感聯系,躰現出兩人之間深厚的情誼。如用“寒附火”來比喻急切渴望與友人相見。詩中也提到友人因官職所限不能自由,同時強調友人在詩歌創作上的成就。還通過描寫一些自然景象和對古人的聯想,增添了詩歌的意境和深度。最後邀請友人快來,同時以山桃綴紅顆的景象暗示美好和期待。整躰上,語言優美,情感真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