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臘(là):臘日。古代在農曆十二月舉行「臘祭」,所以稱十二月爲臘月。此處指農曆年末。
- 柳眼:早春時柳樹初發的嫩芽,形狀像眼睛,故稱爲柳眼。
- 梅心:梅花的花蕊,這裏借指梅花初綻的狀態 。
- 次第:依次,一個接一個。
- 雲容:雲的容貌姿態。
- 雪意:降雪的意向或態勢。
- 淹留:羈留;逗留。
- 歲窮:歲末,一年將盡的時候。
- 楚俗:楚地的風俗。
- 依稀:彷彿,大致還像。
- 冰解:冰融解。指春天來了,冰雪融化。
- 巴江:古蜀地的一條江,這裏泛指蜀地的江河。
- 遣興:抒發情懷,解悶散心。
- 徑典:直接拿去典當。
- 敝貂裘(bì diāo qiú):破舊的貂皮大衣。貂裘,用貂的毛皮製做的衣服。
翻譯
並不嫌棄臘月過去催促人漸漸變老,只是擔心春天歸來會增添我的客愁。柳樹的嫩芽和梅花的花蕊都依次生長綻放,天上雲朵的姿態和降雪的態勢似乎也在逗我多停留。年末時楚地古老的風俗大致還像從前一樣,春天到了巴江的冰雪消融水流洶涌。如果想要解悶散心還是得有一杯美酒,呼喊兒子直接拿去典當那件破舊的貂皮大衣換酒喝。
賞析
這首詩圍繞歲末這一特殊時間節點展開,抒發了詩人複雜的情感。開篇「不嫌臘過催人老,直恐春歸惱客愁」,詩人一反常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着重表達對春天帶來的愁緒的擔憂,「愁」字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中間兩聯「柳眼梅心俱次第,雲容雪意與淹留。歲窮楚俗依稀古,冰解巴江洶涌流」,對仗工整,描繪出一幅既有生機又帶有變遷之感的畫面。柳眼梅心的依次萌發,象徵着自然的更迭;古老楚俗的依稀仍在,巴江春水的洶涌流淌,暗示時間的流逝與人在其中的渺小與無奈。尾聯「遣興長鬚一樽酒,呼兒徑典敝貂裘」,以豪放之舉收筆,爲了借酒消愁,不惜讓兒子典當珍貴物品換酒,體現出詩人想要排遣內心惆悵而又灑脫樂觀的心境。這首詩巧妙將自然景象、地方風俗與個人愁緒融合在一起,情感真摯複雜,語言質樸又不失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