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郎送花坐中與鄰幾戲作七首

· 劉敞
春服始成天氣新,沂水風起如魚鱗。 由來舞詠吾與點,童子與公凡幾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春服始成:出自《論語·先進》「暮春者,春服既成」,意思是春天的衣服剛剛做好。 (jì):已經。
  • 沂水:水名,在今山東曲阜南。
  • 舞詠:出自《論語·先進》中「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 ,指在宗廟祭禮結束後,人們在舞雩臺上唱歌跳舞。
  • 吾與點:孔子贊同曾點的志向。「與」(yǔ) 這裏是贊同之意;「點」指曾點,孔子的弟子。

翻譯

春天的衣服剛剛做好,天氣清新宜人,沂水之上微風吹起,水面的波紋就如同魚鱗一般。自古以來孔子就贊同曾點春遊舞詠的志向,只是不知當時隨行的童子和夫子一共是幾人呢 ?

賞析

這首詩化用《論語·先進》裏的典故,營造出一種閒適、美好的春日意境。詩開篇描繪了嶄新的春服和清新的天氣,以及沂水泛起如魚鱗般的水波,爲詩歌奠定了歡快明朗的基調,勾畫出一幅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春日出遊景緻。後半部分通過「吾與點」這一典故,不僅表達出對古聖先賢那種自然、灑落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追求的嚮往,還以「童子與公凡幾人」這樣的疑問句式,給人留下悠然遐思的空間,增添了詩作的韻味與情趣,在詠古中流露出詩人內心對美好、平和生活境界的憧憬 。

劉敞

劉敞

宋臨江軍新喻人,字原父,號公是。仁宗慶曆六年進士。歷吏部南曹、知制誥。奉使契丹,熟知其山川地理,契丹人稱服。出知揚州,徙鄆州兼京東西路安撫使,旋召爲糾察在京刑獄及修玉牒,諫阻仁宗受羣臣所上尊號。以言事與臺諫相忤,出知永興軍,歲餘因病召還。復求外,官終判南京御史臺。學問博洽,長於《春秋》學,不拘傳注,開宋人評議漢儒先聲。有《春權權衡》、《七經小傳》、《公是集》等,又與弟劉放、子劉奉世合著《漢書標註》。 ► 17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