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至涼榭觀芙蕖

· 劉敞
林深池亦淺,日出光晚及。 粲粲花尚含,漙漙露猶浥。 良魚潛復躍,幽鳥翔又集。 物情恍如慕,心賞浩難戢。 誰能贈遠人,采采空佇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芙蕖:荷花的別稱。
  • 粲粲:鮮明的樣子。
  • 漙漙(tuán tuán):形容露水多。
  • (yì):溼潤。
  • (jí):收斂。

翻譯

樹林很幽深而池塘也較淺,太陽出來光芒較晚才照到。鮮豔的花兒還含着露水,衆多的露水仍然溼潤着。好魚在水中時而潛伏時而跳躍,幽靜的鳥兒飛翔後又聚集。萬物的情狀彷彿令人傾慕,心中的欣賞之情浩大難以收斂。誰能送給遠方的人,只能徒然地採摘而長久佇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清晨在涼榭觀賞荷花的情景。詩中通過對林、池、陽光、花、露、魚、鳥等景物的細膩描寫,營造出一種清新、寧靜而富有生機的氛圍。「粲粲花尚含,漙漙露猶浥」生動地展現了荷花帶着露水的美麗姿態。「良魚潛復躍,幽鳥翔又集」則體現了自然生物的靈動。詩人面對此景,心情愉悅而舒暢,那種對自然的欣賞之情難以遏制。最後表現出想把這份美好送給遠方之人卻又無法做到的無奈之感。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潔,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喜愛和麪對美好時的複雜心情。

劉敞

劉敞

宋臨江軍新喻人,字原父,號公是。仁宗慶曆六年進士。歷吏部南曹、知制誥。奉使契丹,熟知其山川地理,契丹人稱服。出知揚州,徙鄆州兼京東西路安撫使,旋召爲糾察在京刑獄及修玉牒,諫阻仁宗受羣臣所上尊號。以言事與臺諫相忤,出知永興軍,歲餘因病召還。復求外,官終判南京御史臺。學問博洽,長於《春秋》學,不拘傳注,開宋人評議漢儒先聲。有《春權權衡》、《七經小傳》、《公是集》等,又與弟劉放、子劉奉世合著《漢書標註》。 ► 17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