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

· 劉黻
淡飯清茶處處安,學儒容易識真難。 風無形跡通羣竅,日有光明阻覆盤。 竹色滿庭留夜氣,柳陰夾徑怯秋寒。 世間萬象俱呈露,輸與山人自在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劉黻(fú):宋末元初人。
  • :窟窿,孔洞。

翻譯

清淡的飯食和清香的茶在任何地方都能讓人安心,學習儒家的道理容易但真正理解其真諦卻很難。風沒有固定形態和蹤跡卻能貫通所有的孔洞,太陽有明亮的光芒卻被覆蓋的雲層所阻擋。竹子的翠色佈滿庭院留下夜晚的氣息,柳樹枝形成的樹陰夾着小路讓人害怕秋天的寒意。世間各種各樣的景象都呈現出來,卻都輸給了山中的人自在地去觀看。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一種對生活和哲理的感悟。前兩句指出追求儒家真理並非易事。中間兩句以自然之象「風」與「日」的特點作比,暗示人生中也會有諸多阻礙和不定之象。後兩句則寫出庭院和自然景象,以及強調山人自由自在看待世界萬象的獨特。詩人以平淡而細膩的筆觸描繪生活中的種種,在看似普通的場景中蘊含着對人生、真理和自在狀態的思考。全詩意境清新自然,語言質樸,給人以寧靜而深思的感受。

劉黻

劉黻

宋溫州樂清人,字聲伯,號蒙川、質翁。少讀於雁蕩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試入太學。以上書忤執政,安置南安軍。及還,復極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慶軍節度掌書記,由學官試館職。歷監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書兼工部尚書、中書舍人。元兵陷臨安,陳宜中謀擁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羅浮病卒。有《蒙川遺稿》。 ► 3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