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草部·大戟

釋名 邛鉅、下馬仙。 氣味 (根)苦、寒、有小毒。 主治 水腫喘包。用大戟(炒)二兩、乾薑(炮)半兩,共研爲末,每服三錢,薑湯送下。以大小便通暢爲度。 水病腫滿。用大戟、當歸、橘皮各一兩,切碎,加水二升,煮取七俁,一次服下,病重者,再服一次可愈。病癒後,一年之內須慎飲食,不吃刺激性大的東西。 水腫腹大(或遍身浮腫)。用棗一半,放鍋內,上面蓋着大戟的根、苗,加不加蓋煮熟,隨時取棗吃下,棗盡病癒。又方:大戟、白牽牛、木香,等分爲末。每取一錢,納入剖開的豬腎中,用溼紙包好煨熟,空心吃下。 牙痛。把大戟放口中齒痛處,咬定。止痛效果好。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